本报记者 朱传胜
在我市中医界,他在治疗血液病方面独树一帜:1989年,他参与了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与分型”;1992年,他完成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针对性治疗”课题,并获得省级殊荣。近两年来,他研究的课题“小柴胡汤在减少达那唑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毒副作用的临床研究”也通过了市级鉴定。从医近三十年来,他在治疗脾胃病方面见解独到,特别是近年来使用中医经方“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就是市中医院肝胆脾胃老年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陈百顺。
本期,“名中医与您有约”活动走进陈百顺诊室,让大家零距离感受中医的独特魅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巧用经方治顽疾
陈百顺的诊室有两个地方:一个在市中医院一楼;另一个在市中医院新区医院专家门诊区。
11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市中医院新区医院时,陈百顺的诊室外已经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
据了解,在这些就诊患者中,不少都患有肠胃病。来自武陟县大丰镇的王姓兄妹均因肠胃不舒服前来就诊。经过陈百顺的诊断,他们都患有糜烂性胃炎。在治疗上,陈百顺均采用“半夏泻心汤”这一中医经方对他们进行医治。但是,由于兄妹两人的症状有所不同,陈百顺将“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调整后,分别为他们开出不一样药方,从而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半夏泻心汤”系医圣张仲景所创,为治疗寒热错杂、痰气互结所致的呕而肠鸣,心下痞的主方。在用药上,陈百顺尊古而不囿于古,处处灵活运用古人的经典验方。如今,陈百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通过巧妙化裁,衍化出8种“半夏泻心汤”,治愈了很多脾胃病患者。
今年67岁的宋大妈患有浅表性胃炎,胃部经常泛酸,并经常失眠,一直休息不好。此前,她一直吃西医治疗,但效果不太好。前几天,一位亲戚建议她去看中医,并向她推荐了陈百顺。就诊时,陈百顺经过检查对她说,自己不但能把她的胃病给看好,而且还能治好她的失眠。“《黄帝内经》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意思是说,饮食不节、肠胃受损、胃气不和,就会导致失眠。有关临床统计表明,在失眠患者中,约有43%的患者是因胃气不和造成的。”陈百顺对记者说。开药时,陈百顺叮嘱宋大妈,像她这样胃酸的患者,绝对不能空腹吃柿子,由于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又称为单宁)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食用会因胃酸的作用,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滞留在胃中,容易形成结石,如果没有排出,会造成消化道梗阻。以前,他曾接诊一名胃酸的患者,因其经常空腹吃柿子而在胃里形成一个鸡蛋大小的结石。由于结石太大,我市一家医院的医生建议这位患者到省级医院做手术。因害怕做手术,这位患者便寻求中医治疗。这位患者喝了3天陈百顺开的中药后,就将鸡蛋大小的结石排了出来。
纸上画图讲病情
在诊室里,不管有多少患者,陈百顺都会耐心地为患者号脉,详细地询问病情,遇到患者不懂的地方,他就拿起笔在纸上画一些跟疾病相关的图案,然后形象地向患者解释,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当天,一位女性患者患尿失禁多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症状也越来越重,便前来就诊。接诊后,为了让患者弄清自己的病情,陈百顺在纸上画了两个膀胱,一个是正常的膀胱,一个是病变后的膀胱。然后,陈百顺用对比的方式,让患者明白自己为何会出现尿失禁。对于此病,陈百顺在用中药为患者调理的同时,还建议患者每天进行3次提肛锻炼。“只要你坚持配合治疗,这病就能治愈。”陈百顺坚定地对患者说。
接诊过程中,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尽管每天打胰岛素,但是血糖一直降不下来。为了让这位患者得到更好的医治,陈百顺在纸上画了一个马拉车的图,以此来解释糖尿病的医治原理。“降血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吃药,另一种是打胰岛素。这匹马,就好比是我们体内的胰岛器官。吃药,就好比用鞭子打马向前走,以刺激胰岛器官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血糖的代谢;打胰岛素,就好比让马停下来休息一下。这就是说,通过注射人工合成胰岛素,满足血糖的代谢,让自身的胰岛器官休息一下。”陈百顺说,“而你的情况,就是胰岛素打得少了,满足不了血糖的代谢,血糖才降不下来。”对此,陈百顺建议这位患者根据自身血糖的情况,调整胰岛素的剂量,而且还要管住嘴、迈开腿,只要这样,才能将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真心实意对患者
在采访中,记者从陈百顺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让患者花小钱治大病。
随后,一个患有过敏性紫癜的孩子在妈妈的带领下前来就诊。据孩子的妈妈叙述,孩子之前一直在其他医院治疗,令人头疼的是,孩子的病情一直反复。后来,这家医院的医生建议她带孩子到省级医院治疗。就在她准备带孩子到郑州看病时,一个朋友告诉她,市中医院的陈百顺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后,便慕名前来就诊。在了解孩子的尿液没有问题后,陈百顺仅为孩子开了一种药,让孩子一次服用一片药的四分之一即可。让孩子的妈妈感到意外的是,这种药非常便宜。陈百顺说,有的患儿就是用这种方法,使病情得到了缓解。不过,陈百顺向孩子的妈妈交代,过敏性紫癜有两怕,一是怕劳累,二是怕感冒。因此,在治疗期间,一定看好孩子,只有这样,孩子的病才能得到彻底康复。
记者看到,在接诊一位女患者时,陈百顺并没有给其开中药,而是建议她通过食疗来调理病情。在他看来,能用食疗解决的问题,绝不给患者开中药。
如今,采用“简、便、廉、验”的方法为患者治病,已成为陈百顺的一张“名片”,赢得了众多患者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