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今年3月份,45岁的张先生在珠海出差时突发脑出血,先后在当地医院进行了两次开颅手术。术后,张先生的身体左侧呈迟缓性瘫痪,并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呛咳等症状,不得不依靠胃管进食。于是,张先生的家人便把他转回我市一家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但身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后经人介绍,他的家人又把他送到市中医院内七科进行康复治疗。
辨证施治:市中医院内七科医生接诊后,首先对张先生进行了Lovett肌力分级、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等各项指标的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结果为他制订了包括针灸、推拿、康复训练、吞咽等疗法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针灸疗法是根据肌肉起始点加肌肉穴位诱发动作出现,同时通过局部刺激舌根,对于改善吞咽功能有较好的疗效;按摩疗法则根据中医理论,通过全身按摩,使张先生的气血逐渐畅通。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张先生不仅可以自己进食饮水,还可以自主坐立保持平衡、自主手扶固定物站立。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结果显示,张先生的上肢和下肢由入院前的1级分别恢复到了2级和3级,目前张先生仍在坚持进行康复治疗。
特色疗法:据市中医院内七科主任介绍,该科主要依托中医古老经络和穴位理论,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运用不同的针具和现代理疗设备辨证施治。此外,该科采用电针、拔罐、梅花针、温针灸、艾灸、埋线、浮针等疗法,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头痛、失眠以及中风偏瘫等方面效果显著;穴位注射则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和穴位,然后将药物注入穴位,以发挥双重作用,从根本上调整和改善机体气血、阴阳,使生理功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