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21日《焦作日报》报道,当日,我市农业部门在迎宾路西侧将1万公斤、25万尾鳙鱼苗和鲢鱼苗放流大沙河。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对改善大沙河水域生态环境乃至全市水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眼看着无数鱼苗进入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摇头摆尾再不回,笔者既为之庆幸,又为之担忧。因为,上游放流、下游捕捞,前面放养、后面捞光的现象在各地屡见不鲜。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一张照片曾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照片反映了2014年4月长江江西九江段的一次增殖放流活动,在渔业部门工作人员往长江中投放鱼苗的同时,他们的身边就有一些市民趁机捕捞鱼苗。
对于这次大沙河增殖放流活动,绝大多数市民持支持和赞赏的态度,希望大沙河早日呈现“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美景,但也难免会刺激个别人的贪欲,摩拳擦掌要对鱼苗下手。君不见市区南水北调桥上那一根根悬挂着锋利鱼钩的钓竿,更不要说电击、开小船下网捕捞小鱼等非法捕捞行为了。
怎么办?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呼吁市民对鱼苗手下留情,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让节操碎一地;另一方面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大对增殖放流水域的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非法捕捞行为,确保增殖放流资源得到有效养护,确保全体市民的长远利益得到有效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