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3年级小学生小希的作文《爸爸看手机》引发网友热议。文中写道:“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我又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不知潇湘在何处:这位爸爸真是一分一秒都离不开手机的主。虽然网络世界很精彩,但再精彩也比不上孩子成长带给家长的喜悦。家长少玩手机不会错过什么,但如果错过了陪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光,将永远无法弥补。
@欣欣跃然:小孩子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却最难得到。爸爸有爱,给了手机;爸爸有时间,也给了手机。对于孩子们来说,最好的零食不一定最需要,最好的玩具不一定最称心,只有父母的爱是不可或缺的。
@苏洛书8023:我现在玩手机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早上起来看一眼,晚上睡觉前玩一会儿。手机获取信息的确很方便,但要分清主次,把握好度,不要让手机主宰我们的生活。
@思念在天堂:有一句话这样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看手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怎样做,你的孩子就会怎样做。请家长们适当放下手中的手机,多多感受一下身边的亲情吧!
@看新闻长知识: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学会倾听孩子的诉求和愿望,尽量满足孩子合理的诉求,千万不要把自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教给孩子。孩子只有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细数青山望蓬莱:不要让手机成为亲情交流的障碍。必要时看看手机,没必要就别拿在手中,这东西和烟、酒一样,副作用蛮大的。
@唉妮儿:这位爸爸如果实在放不下手机,请也给孩子买一部手机,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孩子沉迷手机以致耽误学业的无奈,才会知道孩子多么需要父母的关心和交流。
@飞翔的砂漏:这位父亲玩心太重,成为手机的奴隶,缺乏家庭责任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甚至伤害。在家里有时间还是多陪陪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真的需要家长陪伴,不要等孩子长大了,什么习惯都养成了,才想起自己教育的缺位。
@-文小成: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越来越多“低头族”的出现,让我们渐渐忽视了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怀、去照顾的孩子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沟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盐城奶爸: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与呵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样做。手机如今成了生活必需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毒品”,为了孩子,我们应“戒毒”!
【下期话题】
电话追呼系统
整治“城市牛皮癣”
据《焦作晚报》报道,市城管局在原有的城管电话追呼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一套电话追呼系统。该系统正常运行后,可以同时对180个违法小广告上发布的固定电话或手机号码进行全天候、不间断追呼,直到终止其号码使用功能。截至目前,市城管局已整治违法小广告2万余处,电话追呼系统追呼违法小广告上发布的电话号码800余个。用电话追呼系统整治“城市牛皮癣”,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