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总结“十二五”、科学谋划“十三五”的大幕。过去的五年,368万焦作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做出了怎样的不平凡业绩?未来的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焦作人民又会有怎样的精彩奉献?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回眸“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专栏,分“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四个单元,全面展现焦作“十二五”发展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对“十三五”规划进行系列解读,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董柏生
2015年6月26日,这是一个值得368万焦作人民庆贺且永远铭记、值得载入焦作史册的日子。
在历时4年半的漫长期待后,这一天,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焦作到郑州的时间缩短至不足一小时,郑焦融合迈出关键性一步。
值得焦作人欣喜且自豪的不止于此。5年来,以郑焦城际铁路为代表、大家耳熟能详的十大建设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怀川大地上,正在融入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城市水系防洪、补源、生态、景观等功能已经显现,南水北调总干渠全线通水,引黄入焦干渠、大沙河带状湿地主体工程完工,城区新增水面7000亩,“山水园林城市”愿景初现。
继郑焦城际铁路通车之后,焦作至太原的城际铁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这两条铁路的建设运行,对改变焦作交通边缘化现状,增强焦作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区域间客流融合以及沿线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龙源电厂建成投运,焦作电厂成功异地搬迁并投入运行。
市太极体育中心建成投用,并成功承办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河南省第十二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闭幕式。“高大上”的太极体育中心,成为我市居民又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我市北部山区生态治理恢复和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加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并成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
焦作海关和海关监管场所正式运营,德众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我市的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提升。
……
窥一斑而知全豹,回首这5年,感慨万千。
这5年,是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
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国内经济增长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区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困难和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全面落实市十次党代会精神,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克难攻坚,加快转型,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46.32亿元,比2010年提高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477元,比2010年提高48.9%,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3亿元,是2010年的1.52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亿元,是2010年的1.74倍;固定资产投资1624亿元,是2010年的1.9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亿元,是2010年的1.73倍。
这5年,也是我市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的5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5年。
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铝深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效应初显,新型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实施“330”企业培育工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186家。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及产业集聚区48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76亿元,去年入选省“十强”“十快”产业集聚区3个、星级产业集聚区5个,均居全省第二位。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连冠”,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至50家。
新业态发展取得突破。市腾云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期建成,浪潮集团、银江科技、阿里巴巴等35家电商落户我市,电子商务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继云台山景区之后,青天河、神农山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去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62亿元。
战略合作取得新突破。修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我市实现了与中国兵装、中国化工、中国铝业、神华集团、华润集团、奇瑞汽车等央企及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成功合作,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洛阳银行落户我市。
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兑现承诺,强力推进涵盖支农惠农、教育、文化、体育、环境保护、城乡就业、社会治理、困难群体救助、社会保障、民生基础工程10个方面的民生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乡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这5年,更是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5年,一大批“焦作示范”、一个个“焦作现象”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了响当当的品牌。
南水北调总干渠全线贯通,配套工程顺利推进,我市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的做法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创造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情系群众、务实为民,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荣获全国南水北调工程征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我市成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首批示范基地、国家发改委全国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联系点。在全省率先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并成功上升为省级战略。
大力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我市成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
在全省首家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在全省首家试行创新券制度、科技贷款贴息制度。
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职工和居民大病医疗补助,率先推行农民工工资卡制度,成为全省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
在全省率先启动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医保按比例报销上不封顶制度,惠及95万名参保群众;在全省率先建立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制度,为15万名城乡困难群众购买商业保险服务;在全省率先完善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救助9334人次;全面启动保险机构参与的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260万名农村群众从中受益。
成为首批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成为首批全省人口均衡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
成为首批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市创建城市。在全省首家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电子交易系统全面启动。云台山景区成为全省首家全国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市,被世界旅游组织列为可持续发展监测点。
在全省率先实现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被确定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试点市。成功创建“四大怀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巍巍太行见证,滔滔黄河作证,这一个个“焦作示范”,无不昭示着,我市这5年走得步伐铿锵,走得阳光自信!
事业成不成,作风是基础。不真抓实干,任何蓝图都是纸上谈兵。
2013年4月16日,我市新一届市委班子的第一次常委会议上,市委书记孙立坤向市委常委们发出倡议:“市委常委会是全市的领导核心,常委会班子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标杆,市委常委要做好表率,当好榜样,自觉接受监督,以实际行动对组织负责,对个人负责,对全市人民负责。”
第二天,《中共焦作市委关于市委常委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见》见诸当地主要新闻媒体。第三天,《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五大班子领导分包十大建设责任制的通知》也见诸报端。
主动把社会关注的目光引到自己身上,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的信心与决心,彰显的是市委、市政府的魄力与胆略。面对转型任务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凝心聚力、同心同向、合拍合韵、步调一致,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呕心沥血。
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研究保增长促发展、稳增长保态势的措施,开展重点项目集中观摩活动,先后组织到厦门、珠三角、北京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深化投融资体制创新,向全国发布了34个PPP项目。
孙立坤利用20多天时间,轻车简从,走遍我市每一个县市区,对今年年初以来各县市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督导检查。他身体力行,服务企业“遇事不过夜”。市委副书记、市长谢玉安多次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我市部分重点工业企业现场办公,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协调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他带头执行“5+2”工作法,为保焦作的蓝天和清爽的空气,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各地走访、暗访,督导推进环境治理工作。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市委常委们集中3周时间深入调研,每人撰写了关于中心城区重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市直机关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等情况的调研报告。市委4次召开常委会议,对调研报告逐个进行研讨,并在《焦作日报》上陆续刊登。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先争优,更好地推进发展、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我市开展了“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市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确定联系点,走访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级机关2万余名党员干部也每人直接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和1~3户困难群众主动帮扶。市、县、乡三级共下派7303名机关干部,组成2080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103个乡镇(街道)和1958个村(社区),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措施,实施重点帮扶。
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和联系户走访调研,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真心真情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各帮扶单位针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道路整修、安全饮水、学校危房改造、农业生产、看病就医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方协调资金,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市本级行政审批服务由718项压减到253项,压减量居全省首位,压减率达65%;市本级建设工程类项目审批时限由30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在全省首家开通网上服务大厅,一般事项一审一核不超过5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四证一章”办理不超过2个工作日。
不仅如此,在我市建立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开辟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绿色通道的基础上,各县市区将涉及农业、农机、民政、计生等部门的1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到乡、村两级;各乡镇(街道)将城乡低保、就业服务、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延伸到村,送服务上门,实现了关口前移。各村街(社区)也都设立党员群众服务站,由驻村干部或村里的代办员全程代办计生、民政、劳保、户籍等日常业务,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由“最后一公里”向“零距离”的延伸。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波澜壮阔的“十二五”即将成为历史,它所创造的“焦作示范”“焦作榜样”,它所熔铸的焦作精神、焦作力量,必将成为奋进“十三五”的信心来源、底气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焦作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
标题书法 田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