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丨安全经纬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世相漫画
在公共场所要讲“烟德”
疯狂的“到此一游”
“僵尸企业”强制退市应成新常态
新《安全生产法》重点条款解读
武陟县召开冬季 烟花爆竹安全专项治理会议
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我市编制完成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及应急处置表》
我市开展“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 工作回头看活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疯狂的“到此一游”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旅游景点乱写乱画“到此一游”已经备受指责,现在有人把这样的不文明行为竟然带到了飞机上!在上海飞沈阳一航班上,机组人员在舷窗上发现了这样的刻字,而且三个舷窗上都有。11月30日,网友曝光了几张刻字舷窗照片。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芳心云天:“到此一游”飞上天,刻字留言别丢脸;公德文明要遵守,严打恶习排隐患;人过留名雁留声,文明出行公德心;天上人间游一程,神仙享受心里甜。

  @清静晓梅:在我国,这种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因此,国家应该把提高国民素质提上议事日程,采取相应措施,公务员以身作则,引导公民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开展全民讲文明、懂礼貌活动,逐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河北白帆:对于乱写乱画行为,公众在进行舆论谴责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让这些不守规矩的乘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让“到此一游”这类国人陋习销声匿迹。

  @单建华江苏:如果游客兴奋之余在风景名胜区留字纪念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在飞机上刻字就无法让人容忍了。对待这种行为只有用惩罚措施,罚得他们敬畏法律、敬畏规矩。

  @秋泉12:在景区乱写乱画,至少不会造成安全隐患,但在飞机的舷窗上就不同了……所以,管理部门应该对当事人采取惩罚措施,以儆效尤!

  @奥格了:航空公司在提醒乘客遵守乘飞机时相应行为规范的同时,引导乘客爱护飞机上的设施设备,并讲清相应处罚规定,让乘客知道违规后的代价。乘坐飞机都是实名制,在下飞机之前,工作人员可以对乘客座位四周进行检查,如发现违规行为,当按照相应规定处罚乘客,并建议将其纳入“黑名单”。

  @龙腾四海112:一直以来,之所以国人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就是因为违规成本太低。建议政府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行为采取罚款、记录、建立诚信档案等惩罚手段!

  @奥特曼小豆:飞机上三个舷窗竟然都被刻字,我们对这类行为不该满足于谴责乘客,还要谴责空乘人员淡薄的安全意识和较低的职业素养。为什么空乘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乘客的不文明行为?

  @钟兴茂同学:一些人虽然有经济实力坐飞机,但文明素养和安全意识显然没有达到“天空的高度”。追查当事人的责任是必要的,但这也给航空公司敲响了警钟,要对乘客加大飞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并严格要求机组人员尽职尽责,努力消除安全隐患。

  @曲微丹:“到此一游”留不下旅途的美好记忆,却能留下不文明的印记。以损害公共资源的代价为旅途留下记忆,应该受到严厉处罚,不疼不痒的舆论谴责不足以震慑不文明的乘客!

  @翁江林1:在旅途刻下“到此一游”,不会让乘客留下美名,却会留下骂名。

  【下期话题】

  广告牌旁的龙柏被剃头

  12月2日,记者在我市太行路与解放路之间的山阳路路段看到,一个广告牌前后的两棵龙柏树的树枝都有被修剪的痕迹,明显比旁边的树矮了不少。由于这种行道树四季常青,比较高大,枝繁叶茂,树枝被修剪后不易被人察觉。记者数了数,竟然有65棵行道树惨遭毒手,目测现在普遍不到6米高,原本最低的也有七八米高,高的有十几米。对此,您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