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研路上追梦人
一弃了之
中国电影迎来新起点
有感于阎肃“干一行爱一行”
暴打同学:“虎妈”的教子之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暴打同学:“虎妈”的教子之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一则“青岛母亲唆使儿子殴打同学致骨折”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一女士带着孩子共同殴打另一个孩子,被打孩子双手抱头,躺倒在地。12月3日,青岛市市北区公安分局证实,寇某因涉嫌殴打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已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5日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子女在学校与同学发生摩擦,家长该如何处理?

  【观点1+1】

  @我是小鑫520: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成长影响深远。当孩子在学校与他人发生摩擦,父母绝不能动手打人,应该搞清楚具体情况再采取相应行动。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错,家长应该向对方孩子道歉;如果是孩子同学的错,应该与对方父母沟通,用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怀川徐小壮: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摩擦。对此,家长理应教育孩子学会用文明的方式正确处理矛盾。但是,这位母亲显然在用错误的方法误导孩子,其行为会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起到消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

  @工程师-作家-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该母亲如此“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儿子,恐怕其子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打架斗殴、惹是生非的人。

  @暖暖小月儿: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塑造孩子的性格,若希望孩子懂事,家长首先要明理;若希望孩子心态积极,家长首先要心态阳光。所以,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非常重要,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但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永远当小霸王,要让孩子学会处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合理解决矛盾。

  @西溪斜阳:当孩子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家长激动、愤怒是人之常情,但以牙还牙进行报复无助于解决矛盾,反而会误导孩子,让戾气代代相传。家长要做的是,与孩子冷静分析矛盾,寻找自身的问题,与他人真诚沟通,分析原因,化解矛盾,修复关系。

  @张声杰语:现在很多家长都在教育孩子不能软弱、不能认输,更不能被别人欺负。对此我想说,孩子输一次不算输,错一次不算错,如果家长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子女,他们的孩子就可能输掉一生。

  @谭若兰1: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能成为她殴打别人孩子的理由。同学之间偶有摩擦很正常,家长不必介入其中使矛盾激化。父母只能保护孩子一时,保护不了一世,与其盲目保护,不如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自己解决矛盾。

  @李永亮亮:凡事过犹不及,爱孩子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就唆使孩子打同学,这不是爱护,而是对自己孩子心灵的伤害。这种伤害不仅触及别人家孩子的皮肉,更触及到了自己孩子的灵魂!

  【下期话题】

  官员感谢“八项规定”

  “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部分官员还在调整心态、适应新规。而最近中央机关的一位司长在朋友圈里写道:感谢中央,那些无聊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她的感慨引发大家纷纷点赞,抚今追昔,感慨颇多。如今,官场风气有了极大的转变,许多干部经过两三年的洗礼、熏陶,突然发现自己是新政的受益者。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