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各种问题挑战不断涌现、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持续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前10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175.1亿元,同比增长8.5%。
市统计局工业科相关人士分析,支撑工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有四大因素:一是九大行业对全市收入增长支撑明显。前10个月,全市38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纺织业等九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6、23.1、21、15.1、14.2、12.9、11.1、10.8和8.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4.2亿元,占全市收入的比重为21.9%,对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4.3%,拉动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6个百分点,是支撑全市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二是过五成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前10个月,21个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五大行业累计实现利润65.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3.1%,是全市工业利润总量的重要支撑。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助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着力点和出发点,积极出台各种鼓励、支持政策,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发展质量,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前10个月,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7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5.7%,同比增长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收入同比增长9.1个百分点。四是十大产业引领行业增长。近年来,全市十大产业总量不断做大,发展运行平稳,对全市规上工业收入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前10个月,全市铝工业、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盐煤联合、能源产业、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电子信息业十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753.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5.9%,同比增长10.1%,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收入同比增长6.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