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最近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比例,已连续4年呈小幅度升高态势。
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在近5年来不断显露。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用药种类较多,药物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加。
药剂科专家指出,老年人在生理、心理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给用药安全带来隐患。生理方面,老年人肝肾功能退化,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均受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老年人往往身患数病,经常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心理方面,老年患者自我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用药依从性较差。
缺乏判断听信“秘方”,或是久病成医,固执己见,这是老年人面对身体健康问题时的典型表现。
药剂科药师提示,不经确诊就随便用药或加大用药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尤为危险。所以,老年朋友们切勿盲目随意进行自我“治疗”。
药物是一柄“双刃剑”,几乎不存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因此,老年人安全用药有两大注意点:一是坚持适度原则,绝大多数慢性病现阶段仍然无法根治,只有根据医嘱坚持用药,同时改善生活方式,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二是开药时要问清医生,容易“打架”的药最好在服用时间上尽量隔开,老年人的家人也应该发挥积极的提醒督促作用。
对需要长期服药的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药浓度及酸碱平衡状态,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时间,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