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围绕经济发展、农民致富这一中心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富民圆梦”活动。
开展区直部门分包落后村活动。示范区由区直各部门领导带队,分别选择一个落后村,帮其理出一个发展的好思路、确定一个致富的好项目,实行帮扶工作一月一通报、半年一排名。区组织人社局对口帮扶文苑街道南李万村。在驻村过程中,帮扶工作队发现该村迁坟难影响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于是通过走进农户家中征求意见、召开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会议,了解到迁坟难的症结在于土地基本被占完、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没有致富门路,群众急于寻找一条生产生活的好路子。为此,帮扶工作队主动与河南理工大学沟通,商定校内的学生公寓、食堂由该村筹资建设,确保村集体的利润回报率。这个项目确定后,帮扶工作队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阻碍项目建设的迁坟问题迎刃而解。区党工委办公室帮扶工作队进驻宁郭镇杨梧槚村后,多次组织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村委会及部分党员的本村情况汇报、经济发展的设想及建议,规范建设了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村集体的食品厂和两个饲养大户协调小额担保贷款。区卫计委帮扶工作队进驻苏家作乡车家作村后,经充分调研,提出了借助南水北调河、寨卜昌村明清一条街旅游观光点,建设旅游观光原生态村庄的发展思路。整个活动中,区直部门参与帮扶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取得了明显效果。
开展区直部门集中解难题活动。示范区党工委分别于4月10日、9月25日、10月27日组织召开了集中解难题现场会,帮助农民解决各类问题40余个。在9月25日的第二次现场会上,区直部门负责人对基层群众提出的13类45个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对于小李、杨梧槚、岳梧槚、姜毛庄、南睢5个村的户籍及治安管理职责不明问题,市公安局高新派出所当场予以解决;针对部分村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区建设、财政、农办、国土资源等部门为各村进行规划、安排资金,迅速落实相关项目,目前已新打机井20多眼,并将剩余的道路建设等任务列入2016年工作计划。这项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受到了群众欢迎。
开展党建全覆盖和网格化管理活动。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引进的不少企业都是非公企业。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逐渐增多的实际情况,该区提出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小组设在致富项目上,让党员示范作用发挥在创新创业岗位上。在党建全覆盖方面,该区结合“互联网+”农户行动,一方面注重发挥党员队伍在新业态发展中的作用,新建了腾云电商园、浪潮云计算、万鑫商城、怀川物流4个基层党支部;另一方面邀请电商企业为苏家作乡司家寨村、阳庙镇和庄村、文苑街道芦堡村建设了电商平台,帮助农民用新方式、新手段推销农产品、致富奔小康。在网格化管理方面,该区以行政村为单元,实施“一格四员”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乡乡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局面。为方便群众办事、发挥新媒体作用,该区还开设了便民微信平台,截至目前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261个,已交办各局委办、乡镇(街道)、村(社区)解决246个。
在农村开展“五个一”活动。示范区一是培养好一个后备梯队,已培养后备干部216名;二是整治出一个好村貌,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资600余万元,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三是谋划好一个致富项目,累计开发致富项目40余个;四是村两委干部各分包一个重点信访户,解决其合理诉求,使其息诉停访;五是帮扶好一个贫困户,组织实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帮扶贫困户工程。截至目前,全区104个村共帮扶文化程度低、无经济来源以及因病、因残致困群众157户,投入资金14.3万元帮扶养殖、种植、运输项目59个,帮助安排务工就业39人,被帮扶群众每户月均增收1000余元。李万街道北李万村党支部书记郑奎禄帮助贫困户范麦全在万鑫商城租摊位卖早餐,并帮其减免相关费用,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苏家作乡苏家作村党总支书记毋启富帮助贫困户毋战国解决了儿子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