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示范区从今年5月初开始大气污染及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不到10天就关停辖区经营20年的近200家大小煤场,并于6月22日将辖区煤场全部清理搬迁,腾出土地1300余亩,复耕面积300亩,实现了煤炭清、设备清、垃圾清的“三清”目标。
有人说,做大经济蛋糕,保住蓝天碧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然而,面对大气污染整治和水环境治理的多重环保压力,示范区鲜明地提出“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把专项治理行动作为“一号工程”,在全区吹响了“雷霆行动”的集结号。
示范区班子成员将大气污染防治列为重点专题开展专项调研、专项督察。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乡镇(街道)签订生态环保指标责任书,实行环保治理“一票否决”。
在示范区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和目标责任考核指挥棒、助推器、风向标的作用下,示范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各乡镇(街道)一把手都把防治大气污染、保障群众健康作为民生之本、执政之要,全部行动起来。他们落实责任,主动发力,形成了各司其职、责权明晰、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管理格局。
示范区辖区煤场治理被称为“点中大气污染防治的命门之战”。这些煤场全部集中在詹泗路沿线,已有近20年历史,最多时曾分布着近200家大小煤场,绵延10多公里。这些煤场大多露天作业,转运、筛选、洗煤过程中尘土飞扬,雨天更是污水横流、泥泞不堪,行人和附近居民怨声不断。
示范区对煤场治理采取“两步走”的渐进策略。第一步是全部关停。对全区62家煤场,从今年春节过后采取只出(煤)不进(煤)、逐步断电、设备停转、人员撤离等手段,逐步关停。阳庙镇伊兴煤场储煤量较大,示范区分包领导主动帮其联系销路,使其及时销完储煤,按时关停。第二步是清理搬迁。示范区主动与武陟县联系,让继续经营的煤场搬迁至武陟县煤炭物流园区。目前,示范区有10多家煤场已经落户武陟县煤炭物流园区。“两步走”,使示范区辖区煤场在全部清理搬迁的同时,无一上访。
精准发力,向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开战。示范区国土建设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对200多家企业进行排查,锁定污染源,并对有关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辖区9家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厂、砖厂下发限期整治通知,目前,有6家整改到位,1家正在建设仓库,2家停业并制订搬迁方案。同时,开展建筑、拆迁、施工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排查施工工地5处,均已安装冲洗台等降尘设备。加强北山治理“两取缔”工作,并开展“回头看”活动。目前,全区21家沙场、料场均已完成取缔任务,丰收路沿线石料厂剩料已清理完毕。该区还组织人员及时开展巡查,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重点突破,向油烟、锅炉、垃圾等宣战。示范区城管、环保等部门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相关路段的夜市有烟烧烤进行定期巡查,目前,全区46家有烟烧烤全部改用无烟环保烧烤设备。城区范围内21家餐饮固定门店,全部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区城管局及相关乡镇(街道)对城区25条道路两侧29个部位的建筑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垃圾4620余吨。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改造,共排查出建成区范围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3台,已关停4台不符合要求的锅炉。同时,区有关部门开展了道路交通扬尘污染专项治理、黄标车限行淘汰专项治理、秸秆等废弃物焚烧专项治理、油库加油站油罐车油气回收专项治理等工作。
专项整治,向污水宣战。示范区对照自己承担的水环境治理工作5项任务,积极开展河流及河岸垃圾清理工作。全面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辖区15家河流沿线畜禽饲养企业有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目前,10家已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1家停业,4家完成治理、等待验收。蒋沟(示范区段)人工湿地年度建设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同时,全力配合,做好中原路污水管网新河倒虹吸工程相关拆迁等前期工作。
如何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保住蓝天碧水,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示范区一方面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铁腕治污;另一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推动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
大气环境治理,强化7项措施。一是控煤。除了高新热力公司外,示范区辖区内剩余39台燃煤锅炉全部拆除或者完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改造。加强对辖区内7家型煤加工厂的监督管理,确保在型煤生产过程中定量添加脱硫剂,减少散煤燃烧过程中的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是控尘。示范区推行绿色施工,确保23个在建和拟开工各类工地落实最严格的环保措施。通过提高城区道路机械化湿式吸扫比例,继续开展大力度的运输沙石、渣土、土方、垃圾车辆密闭运输联合执法,防止物料遗撒或泄漏扬尘污染。三是开展黄标车淘汰攻坚。四是开展北山治理工作“回头看”。以取缔21家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为重点,对出现反弹的非法经营加工点,发现一个、取缔一个。五是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六是开展“气化示范区”工程建设。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煤层气等清洁能源,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七是加快工业企业布局调整。针对辖区内7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1家水泥厂、1家沥青搅拌站以及卓林、卓立、卓亚、平光制药、高新热力公司,采取“治理一批、搬迁一批、转产一批,关闭一批”的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企业布局。
水环境治理,三管齐下。示范区一是积极推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和中原路新河倒虹吸工程建设;二是积极配合大沙河、蒋沟河等人工湿地建设;三是积极开展河流清洁行动,加快大沙河、蒋沟河、新河等辖区河道治理,减少黑臭水体,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降低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同时,示范区在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方面,重点抓好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建设;在环境执法方面,从严从重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年初以来,全区共出动190余人次,检查企业230余家次,纠正环境违法行为近128起,采取行政措施110余起。
好水、好空气,为示范区聚集了人气、商气、财气。苏宁云商以及苏宁焦作特色馆项目刚刚签约入驻腾云电商产业园,又有多家电子商务运营商等候签约,进入示范区。
近日,一位市领导在对示范区大气污染及水环境治理专项行动进行检查后,称赞道:“示范区治污是用决心、行动和效果说话,决心源于民意,行动胜于纲领,力量来自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