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合力战,需要上下协同、齐心协力、严明责任、狠抓落实。12月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对本地区改革任务承担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既要亲自抓改革部署,又要亲自抓改革督办,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改革方案落地生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连续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一套行动纲领。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中央多次强调发挥地方积极性、鼓励基层实践探索,表明只有坚持自上而下的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探索相统一,才能真正把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应该看到,一些地方出现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存在“等一等、看一看、拖一拖”的现象。有的认为改革只是上层的事,与地方关系不大,于是喊得响、动得慢、做得少。有的不积极、不主动,什么事都等着上面定任务、拿举措,上面怎么定就怎么做,不推不动,甚至推而不动。有的创造性不强,照本宣科,不切实际,对改革中不断冒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有的责任心不强,不敢担当,不愿负责,怕出事、怕有风险,在执行落实上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事实上,地方不仅是改革的重要领域,而且是改革的重要动力。鼓励地方和基层探索,是30多年改革积累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基层的实践和群众的智慧。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来看,改革的难点在基层、热点在基层、落脚点在基层。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老百姓最期盼的改革有哪些,突破改革的方法举措在哪里,基层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也最能大有作为。只有鼓励地方和基层探索,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才能推动改革在基层落地生根。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只有把嘴上说的、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全面深化改革才有实际的效果。地方各级党委要强化责任担当,对改革目标进行分解,量化改革内容,细化改革指标,硬化改革措施,努力把改革任务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切实做到级级有目标、层层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件件有着落,一切围着目标转,一切朝着目标干。对中央决定的改革事项,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保持恒心,一个声音喊到底,一股劲儿抓到底,确保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加强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的同时,地方各级党委要树立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理念,主动靠前、先行先试、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做到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敢于攻坚不怕风险、善于突破不怕挫折,为全面深化改革投石问路、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整体,从而形成促进改革的强大合力,不断取得深化改革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