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之后,人行道两旁观赏树的叶子开始变黄脱落,环卫工的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每天得不停地清扫落叶,才能保证地面清洁。即便如此,寒风吹过,仍是树叶满地。为了减轻工作量,有的环卫工开始用扫帚敲打那些还没有落下来的树叶,一棵长满树叶的树被敲得光秃秃。这样,环卫工就可以一次清扫干净,再也不用为扫落叶烦恼了。
打扫卫生本为净化街道,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然而,为了打扫卫生而将尚未脱落的树叶敲落,则有违树木生长规律。树叶脱落要么是正常新陈代谢,要么是因病而致枯黄变质,皆有其内在规律。违背树木生长规律,即便卫生打扫得再干净也无法弥补敲树叶给树木带来的伤害。反观当下,年终临近,保发展、保稳定、保安全等各项工作压力增大,许多工作都到了验收阶段,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为了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往往不顾工作的客观情况和群众的切身感受,采取粗暴野蛮的工作方式强行推进工作。群众有怨言,上级不满意,当出了问题被追究责任时,这些党员干部也倍感委屈,怎么自己的努力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如何防止成为一名“敲树叶”的干部,值得每名党员干部反思。
要树立正能量的政绩观。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会主导什么样的行为。有些领导干部思想浮躁,爱搞政绩工程,凡事爱追“高大上”,非得搞个什么什么第一,所有精力就集中在做表面文章上,结果最后劳民伤财,留下的欠账和烂摊子还得后继者来“埋单”和收拾。比如,前不久,世界“最大份扬州炒饭”闹剧经曝光后,被取消吉尼斯世界纪录,高调开场却草草收场,主办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此,要克服这种“面子思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时因势,量力而行,做到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做事时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
要平时多下苦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再小的工作只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定可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功夫放在平时,平时多下苦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就不会事到临头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近年来,一些地方空气质量告急,部分领导干部拍胸脯保证短期内让空气质量变好,但事与愿违,仅靠领导的保证空气质量好不起来。事实证明,大气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下苦功要讲究方式方法,对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要有清醒认识,善于分而化之,将全年的压力分散开来,建立台账,明确时限和具体责任人,逐个突破,逐步推进,直至完成全部目标任务。
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乘势而行。拔苗助长的故事家喻户晓,改变了植物生长规律,以外力加快其成长,就会适得其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前几年,曾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为加快城镇化进程,不顾当地客观情况,把农民统统赶进高楼居住。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够,这些农民仅仅是住进楼房却没有走进工厂,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好事没有做好,还让群众闹心。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少走弯路,避免走上邪路。客观规律存在于前人的经验教训当中,存在于对自身所处位置的客观认知,存在于对当前及今后形势的正确判断和把控,存在于对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的严格遵循。把握规律需要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用心体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乘势而行。
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与群众的喜怒哀乐同频共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做“杀鸡取卵”之事,不成为“敲树叶”的干部,最大程度地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配得上“好干部”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