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品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凝聚的中国信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携手并进
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莫做“敲树叶”的干部
在传导压力中推动改革落地生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之际,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这项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这是时隔37年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研究部署。中国的城市未来之路应当怎样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过不少相关论述。在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分析了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学者分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指明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遵循。

  城镇化突破一点、带动全局,城市工作会议与经济工作会议套开释放重要信号

  媒体分析,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城市工作会议首次以中央的名义召开,而且此次专门研究城市工作的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更是意义重大。早在今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曾着重强调城镇化工作,并指出这一工作涉及面很广,要积极稳妥推进,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点子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就城市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并指出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深挖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实际上,本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围绕城市工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要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要更加重视做好城市工作。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显示了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意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黄锟表示。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陆鸣分析认为,套开会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今天很多的经济问题,需要通过城市化发展来解决。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去库存,这是住房问题,也是城市化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表示,现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刻,有7亿多人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学习,如何治理城市、避免“城市病”,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作出规划和布局。

  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为前提,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

  “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时曾指出,要改革完善城市规划,改革规划管理体制。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着重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强调“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前提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人民日报》以《让城市和谐宜居更美好》为题发表重要社论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比如,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人为大搞“造城运动”;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不能只要地不要人、只要“白领”不要“蓝领”;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变少,污染就必然加重。只有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才能做好城市工作。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遏制“摊大饼”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城市有了更多的期待,城市不仅仅是工作、居住的场所,而应该是绿色的城市、人文的城市,而不是越大越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增强城市宜居性,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何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中央文件中有过多次表述:“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当前,一些城市陷入盲目无序扩张,拥堵等“城市病”在个别中大型城市凸显。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要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本次会议围绕人民这一主体,提出坚持好“五大统筹”,并再次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媒体分析指出,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我国现在开始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全国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后还将有大量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尤其要保持清醒头脑,清醒认识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和不足,直面规划建设重外延轻内涵、用行政命令取代法治以及“城市病”等突出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根本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所以盛民也。”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