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李振国)12月23日,笔者从焦煤公司了解到,为实现控亏、减亏、止亏乃至扭亏的工作目标,该公司认真抓好生产经营指标考核工作,全面加强对标管理,开展全员控本增效活动,不断提升综合效益。
严格考核保指标。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经营目标,该公司针对当前极其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科学构建以效益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指标考核体系,按照明确导向、突出重点、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修订完善了《生产经营指标考核办法》,将所属46个基层经营单位划分为生产矿井、分置选煤厂、地面非煤单位、机关二级单位和经费单位,按照不同属性单位设置效益指标、效率指标、重点工程三大类考核指标,实施分类考核,发挥指标考核的导向作用。同时,在原有考核细则基础上,补充完善现场成本管理考核细则,加大区队(车间)考核比重,确保考核范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将以往季度考核变为不定时动态考核,考核重心下移到区队、班组、现场,并实行互检帮扶制度,总结超额完成计划、同比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分析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互相交流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全年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对标管理提效益。为抓好提质增效对标管理工作,该公司进一步明确了生产矿井物资消耗定额,形成统一的物资消耗定额标准,为实施对标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生产矿井、分置选煤厂和部分非煤单位,分产量、质量、收入、利润、效率、成本、非生产性支出等主要指标项目,全面实施对标管理。进一步强化对标排序和对标分析,做好对标管理数据积累工作,按照立标——对标——达标——创标的全面对标思路,增强对标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通过对标排序,排出标杆,鞭策后进,营造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控本增效稳运行。该公司围绕河南能源保生存稳运行提质增效12项措施,务实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组织专业部室对四季度计划指标反复测算,通过再提升、再挖潜,提出了四季度增收节支目标任务,并按照项目管理方式进行落实。各基层单位围绕公司下发的提质增效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措施降本增效。赵固二矿严抓现场管理,通过现场材料督导、减少巷道漏风、合理使用喷浆回弹料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11月份仅材料费就较计划减少300多万元。电冶分公司对停炉冷却风机运行方式和汽机房顶照明进行技术改造,降低了用电量,每月节约电费3.3万元。开元化工对节能泵进行改造,完成了循环水泵、冷冻循环泵节能改造项目,在原年度消耗电量622万千瓦时的基础上降低20%,进一步提升了经济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