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豆 豆
寻柿记
复 耕
村庄是大地的黑痣(组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 耕

作者:□东 篱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蒋金河34岁那年,干了一件光宗耀祖、轰动全县的事。

  那年阳春三月的一天,蒋金河下晌路过老村时,看到几株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春风里轻轻摇曳,似乎是在冲他微笑,又仿佛是在热情地向他打着招呼。他心里一热,禁不住几步跨过去,蹲在油菜花旁,像一位慈祥的父亲用温热的手掌轻柔地抚摸着自己可爱的女儿一样,不停地摸着油菜花,贪婪地闻着它散发出来的浓郁的芳香。闻着闻着,他眼前的这几株油菜花,慢慢地幻化成了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的海洋,金黄金黄的,眼睛都被这种黄色刺得有点憋涨发疼了,成千上万只蜜蜂还像开展劳动竞赛一样,在油菜花的花海里辛勤地工作着,飞一飞,停一停,显得忙碌而又专注。

  蒋金河头脑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顾不上回家吃饭,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来到村支书家,说自己想把那片早已荒废多年的老村复耕了,种上庄稼。

  村支书一听这话笑了,问他没吃错药吧,这大白天的说啥梦话哩?咱那老村少说也有二三百年历史了,上面的房屋要么是石头根基,要么是尺把厚的土墙,砖头瓦块遍地都是,你咋想起在这上头种庄稼哩?亏得你还是个庄稼人。

  蒋金河也不管村支书如何向他兜头泼凉水,只是咬住一句话问,村里敢不敢让我把老村复耕?

  村支书又连讽刺带挖苦地说,我知道你这个驴脾气,犟起来比那犟驴都犟,可这不像你填坑盖房,光有把憨力气就中了,是要种上一粒籽,打下十颗粮才中哩,要是不长庄稼,你忙乎个球?

  蒋金河不服气地说,咱这儿又不是盐碱地,我就不信,它一年不长庄稼,两年不长,十年八年还不长?是个女人,就会生娃,是块土地,就能长粮。

  就这样,当天下午村里就给蒋金河出具了证明,老村复耕后,由蒋金河个人免费耕种20年,不向村里缴纳任何费用,之后土地归集体所有。

  蒋金河的这个决定,很快又成了村上热议的一个大笑话。

  蒋金河可没时间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冷嘲热讽,他心里早已有了一个不可更改的时间表,一定要赶在9月底前把这块近30亩的地复耕了,寒露时节一定要种上小麦。

  一个人复耕老村的战斗号角就这样吹响了,指挥员、战斗员都是蒋金河一个人。从此,人们在那片荒芜的老村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幽灵般的庄稼汉拎着锄头,扛着撬杠,在一座又一座残垣断壁间挖刨撬别,若隐若现。间或,还可以看到一堵堵老墙重重地翻倒时升腾起的尘烟。

  一个月过去了,人们似乎没有发现老村有什么变化。

  两个月过去了,人们好像觉得,老村那些破烂不堪的房子少了。

  三个月过去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记忆中的老村,已经全部夷为平地,不复存在了。

  捡拾运送石头、砖头瓦块、棍棍棒棒这类东西,耗去了蒋金河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只见运出的杂物增多,却不见老村这块战场上的杂物减少。有时,这种错觉对他的精神和毅力还真的造成过短暂的打击和折磨。但他终究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在这场一个人的战争中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实在是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所不及的事,蒋金河索性就雇来了挖掘机和铲车,让这些大型机械替自己冲锋陷阵。

  7月中旬下第一场大雨的时候,蒋金河站在老村的土地上,开怀大笑,他的笑声,成了雨声和风声中最动听的声音。因为,他昔日看到的那些堆积如山的大块儿大块儿的土墙,此时此刻在雨水的冲刷和浸泡下,全都变得不堪一击,溃烂成泥了,那坚硬如铁的路面,也变得松松软软,泥泞不堪了。

  天一放晴,蒋金河就抓住时机,雇了一辆拖拉机,在老村的土地上革命性地掀起了一道道泥浪。

  几天后,一个崭新的场景出现在了全村人的眼前,人们几乎不敢相信,几个月前还是荒凉一片的老村,现在已经成了一片有模有样的土地,并且隐隐显示出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下午,蒋金河正光着脊梁、汗流浃背地在平整土地,突然看到有几辆小轿车停在了地边,之后就有几个领导模样的人向他走来。

  后来蒋金河才知道,来的那几个人中,有一个是县长,还有几个是县土地局和乡政府的领导。他们是从村干部口中得知他一个人复耕老村的事迹,就集中过来看看,想把他树为一个先进典型。

  很快,真的有记者扛着摄像机来采访蒋金河了。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执着地复耕这片老村,他说,老俗话说,种粮钱是万万年钱,生意钱是年年钱,手艺钱是天天钱,种庄稼,最牢靠,最把稳,最长远。庄家人,房前屋后、沟沟沿沿有点闲地,还要刨刨,种上芝麻点上豆哩,那么大一块地,在那儿闲着,咋不叫人心疼哩?

  很快,蒋金河就真的出了名。他被邀请去县里参加表彰大会,颁奖的时候,领导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就握着领导的手说,能不能把奖给我的摩托车换成化肥,我那块地正需要化肥喂养呢。领导当场满足了他的要求,奖励了他30吨化肥,并且还表扬他脚踏实地,是个真正值得学习的农民。

  10月中旬,当青青的麦苗像刷漆一样一垄一垄地铺满老村那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时,蒋金河蹲在地头,看到的却是翻滚的麦浪和一车车金灿灿的麦子,盘算着自己来年的收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