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于认真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市政协召开“十三五”规划专题协商会
2015年度一张纸献爱心“身边的榜样” 慈善救助基金(市本级)募集情况(汇总)公告
马村区:筑牢矛盾调处“第一道防线”
焦煤集团九里山矿
怀府清化美食研究中心成立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举行第二十一次会议
“鲁豫之约”艺术摄影作品交流展开展
国有企业将迎五大改变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村区:筑牢矛盾调处“第一道防线”

作者:本报记者 张 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安阳城街道打造的“九成调解室”品牌;冯营街道推出的“庖丁解牛”式矛盾纠纷调处办法;待王街道靳作村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两支队伍的力量,化解社会矛盾形成的“两条线工作法”……这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的工作经验,已经成为马村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块块金字招牌,构筑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覆盖区、街道、村(社区)的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阵地建设,是马村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第一道防线”的桥头堡和主战场。该区投资十余万元对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进行了重新合并、整修,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视频监控等设施;七个街道全部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整合基层综治、信访、司法、社会法庭等力量入驻办公,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设施,17名专业调解员全部到位;区教育局、环保局、人社局、卫计委、工信局、住建局、马村公安分局等13个单位牵头成立了交调委、医调委等7个行业性的调解委员会,建成了标准化的矛盾调解中心;78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室,条件较好的村(社区)还购置了电脑、档案柜等现代办公设施。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都制定了定期排查、信息报告、分级调处等十二项工作制度,各街道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面建立了首办负责、领导接访、联调联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考核奖惩等九项制度,各村(社区)也分别建立了排查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报告、档案管理等四项制度。

  各级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加强成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第一道防线”的核心力量。针对基层司法所缺编缺人的问题,该区专题研究并为司法所新增8名事业编制干部,全部充实到各街道一线工作,司法所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经费一次性拨付到位;从退休的老政法工作者、行业专家、法律工作者及村“五老”人员中抽调51人组成调解人才库。截至目前,该区共聘用各类调解人员142人。该区司法局专门编制了人民调解员考核管理办法,按照三个月试用期、半年一考核、一年一聘用,以绩效定岗位的原则实施管理,并对他们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大大提高了调解员的工作能力。

  各级人民调解员不仅“在一线”,还敢“上火线”,积极主动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触角向突发、频发、易发领域延伸,赢得社会各界尤其是当事人的信任与支持。“有冤有愁找老原,省时省力又省钱”,这是安阳城街道百姓对“九成调解室”逐渐形成的共识。百姓说的老原名叫原九成,是一名退休教师,热衷司法事业,十几年如一日,热心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一个经济纠纷案,涉及5人,案中又涉及3个案子,错综复杂,双方在法院打了10年官司没执行一分钱。到老原这儿,一晌时间,一方痛快拿出5万元赔偿款,双方握手言和。一起离婚案,双方4年拉锯战,女方要离男方不肯,男方要求退还“三金”,女方不答应。到老原这儿调解,女方当场表示退还“三金”,男方答应离婚。

  无论是涉及基层政务,还是经济、民事纠纷;无论是一触即发的大纠纷,还是芝麻绿豆大的家务事,老原都能迎刃而解。 凭啥?“热情接待,分清责任,降低诉求,化解纠纷。”老原道出了其多年总结出来的“四步工作法”。自2009年以来,原九成年均调解案件40余起,其中三分之一都是老大难的案子。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耐心、真心、诚心化解矛盾,得到了群众认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