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郑晋峰)昨日,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市以信息网络为平台、区域协作为基础、层级监管为保障,构建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让流动人口享受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截至11月底,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覆盖率超过90%。
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服务管理难度大。为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2011年以来,我市市、县、乡三级人口计生部门设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充实配备了工作人员,社区(村)居委会通过竞聘上岗,择优录取,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共为127个社区配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人员138人,建立完善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楼院、楼栋四级服务管理网络,成立流动人口协会106个,有会员2700余人。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保障力度,将流入人口计生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断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保障力度,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投入、同考核。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市市、县、乡三级累积分别投入经费95万元、806.63万元、890.68万元。
在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上,我市严格落实现居住地责任,强化属地化服务和管理,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纳入本地经常性工作范围,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认真落实查证验证、登记建档、清理清查、政务公开、维权服务、免费服务等制度。
同时,我市强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山阳区、解放区均等化服务试点工作力度,指导各县市区积极开展均等化服务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均等化扩面提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络协调,开展包括服务维权、社会救助、文化倡导为内容的“关怀关爱”系列活动,帮助流动人口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近年来,全市先后投入63万余元,慰问流动人口家庭3623户;投入近52万元,帮扶3607户。
为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我市全面推行了“一站式”服务,从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窗口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完善办证环境做起,以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网络化的管理,为办证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周到”的人性化服务;出台《焦作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方便流动人口办证专项督查活动的实施方案》,强调了首接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婚育状况承诺制等制度。
与此同时,我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活动。山阳区创新开展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计划,从人口发展、子女成才、健康促进、创业保障、安居家园、法律维权和爱在流动等七个方面,为流动人口家庭及其成员提供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服务。解放区结合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探索推出“彩虹计划”,实施红色暖心、橙色服务、黄色阳光、绿色维权、青色关爱和紫色回馈等六项服务,不断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特色化、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