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一优带百通”,打通的是焦作经济转型的“任督二脉”,那么,创新驱动“一招上水平”,激发的则是焦作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两者可谓一脉相承,关键是以改革之风鼓起创新之帆。
当前,能否适应经济新常态,融入发展大趋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和实效。市委、市政府以简政放权为改革先手棋,释放了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的强烈信号;以改革之力促进创新要素聚集,形成了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的创新驱动机制。
行政效率效能提升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只有大力简政放权,强力提升行政效率效能,真正让政府高速运转起来,让政府改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让改革的红利充分展现,让发展的活力充分涌流,才能有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以来,我市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自我革命,简政放权。经过两轮精简压缩,全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由原来的718项压缩到493项,减少31%。其中,行政许可事项由206项压缩到136项,减少34%。2014年5月20日、2015年3月18日,市政府两次向社会公布了市本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清单,事项清理规范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通过改革,市直45家单位的行政职权由5821项压缩到4370项,压缩减少1451项。其中,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职权233项,核减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县市区或省直机关行使的行政职权275项,优化合并行政职权943项。
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限。市直各类事项平均承诺期限由原来的19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减少47.3%;每个事项审批环节平均由5个压缩到3.8个,减少23.5%;实现简单事项即收即办,一般事项“一审一核”不超过3个工作日,行政许可事项限定在法定时限30%内办结。县市区权力清单工作参照市里做法同步实施、梯次推进。
数据虽枯燥,却饱含决心。毕竟,权力清单工作是一项新工作,没有权威、成熟模板可供借鉴。尤其在责任清单和流程图编制方面,各地标准不一,对外公布的清单和流程图差别较大。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我市在学习借鉴省编办、外地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法制办和行政服务中心有关科室负责人、市委党校专家教授、知名律师等座谈研讨,决定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合二为一,科学设计了权责清单和流程图模板,编制了相关工作指南,明确了梳理原则,统一了编制标准,确定了审核尺度。
在具体的改革推进工作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审核人员主动帮助各单位编制责任清单和流程图,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累计查阅法律法规850多部、部门规章4600多部,帮助各单位完成了相关编制工作。
为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我市升级改版市编办门户网站,开设权力清单专栏,科学设计网上公示模板,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原有要素的基础上,拓展权力清单公示内容,增加前置条件、所需材料、交流互动、资料下载等模块。同时,我市运用现有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建设成果,建成全省首家市、县两级联动的网上服务大厅,实现了各部门数据对接、信息共享。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点击,即可进行行政事项网上预审和社会事务网上办理。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深化改革永无止境。
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创建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动员大会,明确创建任务和工作目标,编制行政审批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工作岗位四大标准体系,编制各项工作标准846个,并通过内审、外审、总体评价,对标准体系进行持续修订完善。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和成果运用,我市下发了《焦作市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暂行规定》,规范行政职权运行机制,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并充分运用权责清单工作成果,对职能弱化、任务不饱满的部门,通过优化机构设置、精简编制配置等手段,将调剂出的编制资源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盘活、管住、用好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释放新活力,创新驱动新发展。市委、市政府正把改革发展的基点牢牢地放在创新上,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推动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把相关改革顶层设计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统筹考虑。
此言非虚。在有关报道中,若要用一句话回顾总结焦作的转型发展之路,恐怕用得最多的就是“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这不仅指焦作旅游业的声名鹊起,更是指焦作工业作为转型示范的主导,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嬗变。而其标志性特征就是:技术创新正成为驱动焦作全面转型、加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所谓创新驱动,用一个比喻可以让我们理解它区别于传统意义的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如果把经济发展比喻成航行的大船,投资拉动好比是人力拉纤,而创新驱动则好比给大船装上了发动机。
对此,曾有经济学家以具体的数字来形容创新驱动的“魔力”:一般投资拉动型经济投入产出比只有1∶2左右,而创新驱动可以实现惊人的1∶50以上。
的确,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市场体制机制仍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要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创新无疑是根本和关键。
那么,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焦作该何去何从?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疑是弥补传统比较优势薄弱、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根本之策。
创新是一个区域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永续动力,焦作对此早已超前领悟,并自觉实践。为积极探索创新科技项目及科技经费管理办法,我市修改完善了《焦作市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焦作市科技经费管理办法》,探索实行了项目经费后补助和拨改奖制度。
根据《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我市积极筹建焦作中旅银行科技支行,探索建立项目经费拨改投、拨改贷管理使用机制,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据悉,已于去年11月10日挂牌运营的焦作中旅银行科技支行,目前已征集贷款需求企业90多家,通过审核拟对其中14家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
去年,我市科技项目工作不断加强,通过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项目及经费支持,承担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8个,获得支持经费255万元;组织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44个;新获批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个;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09个;受理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请164个,其中通过审核145个。
创新只有源于市场需求,及时转换为市场产品,并经过市场检验,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而在焦作,从来也不缺少既埋头苦干又抬头看路的企业家,他们一以贯之地专注创新,并凭借将“独门绝技”转化为国家标准乃至世界标准的超前思维,谋求行业话语权。
据统计,去年1~9月份,全市申请专利2143件,同比增长22.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22件,同比增长17.6%;授权专利1420件,同比增长9.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7件,同比增长61.2%;每万人发明专利专利拥有量增至2.42件,同比增长33.7%。目前,我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
原本不起眼的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制定国内氟化盐产品国家标准,引领行业技术走向,占据技术高端,进而抢占市场主导地位,坐上了行业龙头交椅。国内氟化盐产品4个国家标准中,多氟多就主持修订了3个。据此,多氟多拥有了我国乃至世界无机氟化工领域绝对领先的核心技术,其主导产品冰晶石、氟化铝为国家级新产品,氟化盐产销量全球最大,并从六氟磷酸锂向锂电池、智能电动汽车步步迈进,不断转型升级,站在了新能源的赛道上。多氟多的成功,在于其市场创新主体的自我定位,并利用创新之刃,把技术成果权利化、经济化和标准化,迅速在市场上树立优势,进而把握未来。也正由此,我市高度重视创新主体建设,力推高新技术产业逆势增长。去年1~9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46亿元,同比增长1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1.9%。
据悉,我市去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家,总数分别增至51家和23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82家,总数增至296家;推荐申报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6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3家。同时,焦作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区内企业31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
坚持以创新驱动“一招上水平”,关键在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具有焦作特色的现代创新体系,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在此方面,我市一系列创新举措也可圈可点。
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取得新进展。继2014年从节约的“三公”经费中拿出1000万元用于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并在全省首家、全国第三家试行创新券制度,让企业使用创新券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购买技术服务或者购置研发仪器设备之后,我市去年继续实施创新券制度,受理62家企业创新券兑换申请166项,申请兑换创新券额度2588.25万元,其中市财政资金1491.125万元,县市区配套资金1097.125万元;进一步修改完善创新券管理制度,新发放创新券500万元,专项支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50家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新组织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现有省院士工作站19个,进站院士22名。目前,已建成试验场地3.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74亿元,院士工作站团队专家313人,承担市以上科研项目175个,与企业合作项目708个,培养人才1602人。
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去年6月9日,焦作科技大市场开业运营,目前入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6家,已提供各类咨询服务300多人次,发布科技成果621项,收集技术难题120个,对接项目3项,开展合作交流3场次;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在孵企业63家,去年1~10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4亿元、利税8700万元;建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入库大型仪器设备近100台(套),涉及企业70余家,并与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共享;焦作市科技信息库基本建成并试运营,该库包括科技项目库、科技企业库、科技人才库、科技成果库。目前,信息库正在录入信息,其中企业库入库企业已达208家、成果库入库成果200多项。
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意味着新挑战,也带来新机遇。深化改革作为我们发展至今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动力,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也必将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所在。
标题书法 田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