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下太极”济天下
“暖政”
高价校服背后的“半拉子民主”
莫说假新闻背后有真民意
女子横穿马路遭“暗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女子横穿马路遭“暗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日前,南京一对夫妻过马路未走斑马线,与一骑车男子擦身而过时,妻子竟被该男子从背后猛踹一脚,摔倒在一辆汽车后轮旁。丈夫以为妻子是被汽车碰倒,还差点打了汽车司机。对于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我们该持什么态度?

  【观点1+1】

  @清秀小丹:不遵守交通法规就得接受再教育或罚款,只有让他们接受惩罚,才能印象深刻,而骑车男子以暴力形式踹他人的做法实在不妥,因为任何公民都无权用自己的方式“裁决”他人的行为,有理可以好好说,绝不能用暴力伸张正义。

  @思念在天堂:都是过马路未走斑马线惹的祸!请君一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是珍惜生命、尊重他人最基础的道德底线。

  @阿七若丹: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肯定是不对的,但骑车男子的粗暴行为增加了这对夫妇违反交规的危险性,使道路交通危险系数升级。我们不仅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更要文明监督,以理服人。

  @为什么不叫姬亚亚: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就用脚踹;别人不给老人让座,自己是否就该动手打人呢?骑车男子手举道德的大旗,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惩罚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实在不应该出现在法治社会中。

  @文静1078:公共秩序需要大家自觉维护,如果有人违反交通法规,我们可以谴责批评,但绝不能“以暴制丑”。要想受人尊重,先得自我尊重。

  @苏懿谅谅谅:以文明的方式规劝他人,永远都比简单粗暴的方式更能深入人心!

  @人自本身:由此可见,狭路相逢,“让”者必胜!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切记,宁可多等一分,也不争抢一秒;只有礼让他人,才能路畅民安!

  @庐人境:一个不遵守交通法规、对自己生命都不负责任的人,怎能承担起对家人和社会的责任?希望大家都能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李婷西南科大:夫妻横穿马路遭“暗算”,也算是对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惩罚吧!这种方式让常规的罚款、曝光黯然失色。

  @单建华江苏:对于南京这对夫妻来说,这是一个好教训。虽然骑车男子踹人这种方式比较极端,但能使人刻骨铭心。如果该女子以此事为契机,以后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就能让坏事变好事。虽然我不赞成这样的处理方式,但现实更需要非常规的方式帮助人们遵守交通规则。

  @科大刘欢:我们在讨论与自己无关的事件时,总喜欢站在道德的顶峰谴责别人:那对夫妻缺乏安全意识、骑车男子没有道德素质……当我们谴责别人错误时,是否想过在生活中我们也曾为图方便不走斑马线?在谴责别人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

  @北宁老头儿:这对夫妻未走斑马线确实违反了交规,但“暴力提醒”只能增加安全隐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对夫妻漠视交通规则的问题。现实中,我们还需要从制度层面规范路人行为,保障交通安全。

  【下期话题】

  当成语“娱乐化”

  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15年十大语文差错。无独有偶,近日上映的几部电影,如《怦然星动》《从天儿降》《不可思异》都是披着成语的外衣,表达着另外的含义。当下,很多中小学生写作文时错别字连篇,乱用成语,而网络上也在有意或无意地用错别字恶搞,很多人甚至都习以为常了。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