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继利
焦作,自古就是一片人杰地灵的沃土;焦作,从古到今从来就不缺乏文人大家!
这是一方人才辈出的厚土,巍巍太行脚下,滔滔黄河之畔,肥沃的怀川呈牛犄角之势,故亦称牛角川。
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用如椽之笔讴歌汹涌大潮,颂扬时代风范,抒发大爱情怀!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焦作晚报》人文版刊发的《焦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展示》系列文章,受益匪浅。在焦作,文人大家分布在党政机关、高校、企业、城市、乡村等各个行业和领域,要想了解和拜读他们的大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焦作晚报》的领导和编辑精心筹划开辟《焦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展示》栏目,让我们足不出户,在方寸之间就可拜读仰慕已久的各位大家的经典诗文,真是为广大读者做了一件大好事。
栏目开篇推介的是被誉为焦煤行业“散文皇后”的焦煤集团作家协会主席、焦煤集团宣传部部长吕秀芳和她的作品。对吕秀芳,我并不认识,也不熟悉,只是时常在报端看到她的文章。此次刊发了她荣获中国煤矿文联阳光文学奖的散文《鱼儿·鸟儿·小虫儿》(节选)。读后,不禁被作者热爱生活及与小鱼、小鸟和谐相处的情致所感染,平淡之中过了“诗意的生活”;作者的文笔很唯美,很柔美,把对这些小动物的真实情感流于笔端,呈现出一种人与小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第二期刊发的是对河南省杂文学会执行会长、焦作市诗词学会会长、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张丙辰的介绍和他的经典美文《缘祭》。这篇散文于2010年入选国家中职教育统编语文教材。这篇文章我几年前就拜读过,现在再读依然是那么令人倾心、陶醉,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依然是那么清新、清晰,护花女子的声音依然是那么清脆、灵动,身姿依然是那么轻盈、曼妙,画面活灵活现,犹如过电影一般。读着这篇文章,仿佛置身于桂花的馨香之中,沁人心扉,感受到了女子的丽质、爽朗和几分矜持与羞涩,也感受到了作者沉稳之中的几分心之骚动和暗恋。文笔隽永,堪称佳作。
紧接着,就是推出我市顶级诗人刘金忠先生的诗作。刘金忠先生是我很早以前就仰慕的焦作知名诗人,是焦作诗歌界的领军人物和一面旗帜。每每拜读其大作,总会被诗意、诗境所感染、折服。近几年来,刘金忠先生对焦作的朗诵团队十分关注,呵护有加,他的一些经典诗文成为朗诵传颂的佳作,《云台山听月》等诗文把云台山描摹得美轮美奂,美至极致,感慨不已,富有哲理。本次刊发的诗歌《鹰翅》,立意较深,寓意厚重,笔触大气,“天空失去鹰,大地也会感到荒凉”一语印入脑海。组诗《预言》中的《挥手之间》,撷取“站台送别挥手”的一瞬间,用诗的语言,把送别、离别者之间的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且温情暖心,栩栩如生,极富画面感。
马万里,的确是一位极富诗意的才女。我结识她近30年了,生活中的马万里文雅而质朴,性格向上而倔强。她的内心一定有着鸟语花香的浪漫和波澜壮阔的激情,否则怎么能够写出那么多爱的绝唱。在其调入焦作日报社之前,我们同在一个单位,都是文学爱好者,而我却不及她对文学的专注和倾心。先期,关注一些其发于报端的散文,贴近生活,温情四溢;后来,开始拜读她的诗歌。她的诗歌,或激情豪放,或柔情似水,或恣意浪漫。或豪放大气,“我扇一扇翅膀就能飞翔”;柔情得能够把心融化,“世界开满棉花/看一眼就很温暖”;浪漫得“我能在桃花上辨认春天”。马万里的诗很美。“关于对诗歌的热爱”:如果不写诗我一样是个好女人/并且不会有这么大空旷寂寞/但我庆幸我写诗/带着善良的心与大地平行/我在遍布的荒芜中种植红树/让大群大群的人染上红色/我在枯井的石缝间/隐隐发芽。我与世界彼此照应/也许在开始与结束的交叉口/我永远不会打开今生的密码/如果在天亮之前/我还在沉默/请不要包扎我/狂热的伤口;“秀发挽起/是高贵的牡丹/秀发垂落/是飞流的瀑布”;“走着走着白玉兰就开了”。欣赏她的诗歌,是一种享受。她的诗“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这话我信,我仰慕却难以达到此等境界和水准。后来,她完成了从“灵魂歌者”到“小说家言”的成功转型,开始涉猎中篇小说创作。透过《开在鲁院的怀菊花》一文,使读者比较系统地了解了马万里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只要有诗我就活着,只要活着我就写诗。”这是马万里的真实写照。“写诗必须内心清明,必须有思想,必须意志坚定,也必须具备宽容高贵和忍耐的品格。”这是马万里写诗的心经,也是对我们的启迪。
张艳庭,是我市目前最年轻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与其认识也近10年了,称其“文学青年”当之无愧。其诗集《你好,生活》很接地气,在此诗集的研讨会上曾朗诵过几首,感受到其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透过《河朔名邦》《神秀焦作》等丛书,可以感知到其对焦作这片热土的钟爱。近年来,还出版了几部长篇小说和散文集。《古琴与摇滚》一文,把我们带回到了上世纪末的时光,卡带、盗版、摇滚等热词频现,对古琴与摇滚喜好的变化也正好反映了作者随着岁月与性情的变迁,这是一种使然和归属。
第一次见到杨晶,是在2005年的春天。当时是与人一同参加杨晶先生在新亚商厦六楼红月亮书店的新书签售活动,杨晶先生在《危栏》的扉页写上了“秦继利先生雅正”。我很快就被书中情节所吸引,不忍心停下来。书中的时代、人物、境况乃至经典语言和俚语是如此亲切。读完后,我在书的最后一页写下了“现实、平实、真实;共性、共处、共鸣!”的读后感。《危崖》是《危栏》的姊妹篇。从刊发的节选部分即可领略到杨晶先生的文学功底。场景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刻画出神入化,比如对林玉珠纤纤玉手的描写及心理活动,为情节的后续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乔叶,是从焦作走出去的名家,被众多文学爱好者所熟知、所仰慕。曾听过她在焦作的一次文学讲座,感受颇多。也时常拜读她的佳作,如《爆米花》等。读着《爆米花》,场景是那般鲜活,细节是那般清晰,带给人们生活的多彩和快乐,结尾处作者笔锋一转关注起给城市带来多彩和快乐的底层人群的生活来,使文章的思想性顿觉升华,这也许就是作者的高超之处。从《沙砾或小蟹》中,我们管窥到乔叶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和第一篇长篇小说的背景与艰辛,感受到了写作是其最重要的精神生活的内涵。
与白水平先生唯一一次谋面,是2012年春天其陪同无障碍诗写创立人李清联老先生来焦作,简短会面小叙。《水的雕塑》追忆了不同时代的几种雕塑,描述了焦作人民正在鼎力打造的城市水系的巨型“雕塑”,这雕塑在山阳大地,这雕塑在人民心中,这雕塑泽被千秋。
近期,还拜读了黄凌、暗香、夏言冰等知名作家的文章和诗作。黄凌的《老鼠祭》(节选)堪称绝妙之笔、写鼠佳作,洋洋洒洒三千言,把对偷嘴、扰民、损物、屡教不改之鼠的迁就、埋怨和忍无可忍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对老鼠做到了“仁至义尽”,语言诙谐幽默、“平易近人”,在对老鼠可悲可叹之余,令人深思和反思,不禁使人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硕鼠”和贪腐之人之事,也许这正是此文影射的真正主题,也是作者的高明、高超之处。暗香的《娶妻当得阴丽华》,用今人的目光去看古时“英雄与美人”的故事,从中悟出点什么。夏言冰是网络文学的高手,他的《升迁之路》节选部分,把一个县规划局的工作人员在中秋节前夕回农村老家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农村生活气息浓厚,表现了农民的淳朴。
美文、美诗、美版美不胜收。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拜读欣赏品味这么多大家的佳作,甚感荣幸之至。此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和讲话公开发表之际,亦值全市上下正在全力建设文化强市之时,焦作日报社强力推出《焦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展示》系列文章,介绍作家,推介佳作,实乃繁荣焦作文化之壮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文化强国、文化强市的大潮正在汹涌而来。望焦作日报社利用自身优势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展示平台,为焦作的文化繁荣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