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了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文章《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文章明确提及: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于是,研究退休人员继续缴纳医保成为公众热门话题——7200多万退休人员不需缴纳医保就可享受医保待遇的日子还有多久?
虽然“研究”二字最多算是吹风,但退休人员或将继续缴纳医保的消息,还是相当“敏感”的,其直接表现于迅速跟进的媒体报道和网友评论。因为“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已经明确写入《社会保险法》,所以,退休后仍要缴费的改革,在有些人看来未免不可思议——延迟退休便也罢了,退休后还要继续缴纳医保,这显然会增加公众的参保负担,大家在情感上的不情愿,可以理解。
不过,站在理性的角度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老龄化社会已然快步走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其实只有两种选择:任由医保的稀饭继续稀释到只剩清水的地步,或者大家都往里面加点米以确保必要的浓度。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比例高达32%。所以,虽然现在还常有“医保基金钱多到花不出去”的说法,但从长远看来,往医保的锅里加米非常有必要。
真正的问题是该怎么加米。退休人员继续缴费是一个路子,但要考虑两点:一是大多数老年人能否负担得起?二是能否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如果只是增加负担却没有好处,就等于降低了参保的吸引力,若因此导致一些人退保或拒绝参保,可能会成为社会问题。
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医疗价格的提高特别是人工成本的高企,医疗费用必将成为人们退休后最主要的开支。根据一份调查报告,美国退休人员中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一生的积蓄在5年内就因支付医疗开支而全部花光。要知道,这些人也都是有医保的,而且在美国,有收入的退休人员确实仍要缴纳医保。我们的医保设计能不能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医疗需求,应该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而不只是将全部希望寄托在退休人员继续缴费上。
在这个通盘考虑中,取消医保个人账户避免锅里的大米汤外流,应该是个选项。此外,取消公费医疗应更加雷厉风行,要往医保锅里加米,大家就该一起来。总而言之,退休人员继续缴医保,应该是穷尽一切手段之后的无奈选择,既不是唯一选择,更不是第一选择。就算非此不可,也应考虑退休老人的实际情况,设置各种档次的缴费标准供其自由选择,收入低于某个水平的贫困老人则应免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