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蓄势已久的我市文化产业注入了“兴奋剂”。刚刚结束的市委十届十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通过了我市“十三五”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将文化产业放在重要位置。
“建议”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特色商业区等为抓手,突出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文化产业、旅游业、大健康产业六大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世界太极城的建设仍是核心,提出要加快太极拳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一大学五中心”(太极大学,太极拳研究中心、太极拳标准化中心、太极拳段位授予中心、国医中心、国艺中心)太极拳文化产业平台,申请世界太极拳日,增加太极拳标志,统筹发展其他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
作为我市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太极拳文化产业如何舞起龙头,继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整体提升?
市社科专家范景致建议,厘清太极拳事业和产业、太极与旅游、太极与养生等关系,立足“事业做传承、产业做经济,温县做太极‘根’文化传承、焦作做太极产业,城市与产业和旅游融合,太极与旅游养生融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建议立足以上原则,按照“全市普及太极拳+焦作中心城区太极文化产业中心+温县太极拳‘根’文化传承基地+旅游景区和养生场所融合太极文化元素”的“一普及、一中心、一根基、两融合”即“1112”空间格局,整体规划布局“焦作世界太极城”,形成“点面结合、各具特色、业态融合、差异化竞合发展”的整体发展合力,把太极产业打造成为覆盖全国、辐射世界的太极文化产业,真正做大太极产业、做强太极经济,让太极拳文化助力焦作经济转型升级和财源建设。
记者从市文产办了解到,2015年,我市文化产业招商力度大、效果好,为文化产业“破题”积蓄了力量,提供了项目支撑。“一赛一节”,我市推出34个体现焦作文化旅游特色、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较高回报价值的招商项目,计划投资额323亿元,签约了23个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129.7亿元。深圳文博会,我市参展企业共签订交易合同56份,交易金额约2.3亿元。中原文博会,我市共签约30项,金额4600万元。
市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王建东认为,当前,文化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和重要机遇期。“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创新、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新机遇;一系列具有重大突破性的政策文件已经或即将出台,为文化产业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焕发活力提供了新机遇;文化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为文化产业跨地区融合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机遇。焦作文化产业抓住机遇,积聚力量,打出拳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