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生,经过你的悉心治疗,我现在已经完全康复,真是太感谢你了。”近日,市民任女士来到市中医院内五科,向该科副主任医师王海琴表示感谢。
去年10月份,任女士因工作压力大、劳累过度,出现了口歪眼斜、面部局部肿胀不适、耳后疼痛等症状,在医院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后,恢复效果仍不理想。为此,任女士来到市中医院寻求治疗。经过检查,医生确诊任女士的病为面瘫,便建议她到该院内五科住院治疗。随后,王海琴采用电针、放血等疗法,对任女士进行了治疗。一个多月后,任女士双侧额纹及双侧鼻唇沟均对称,面部功能恢复正常。
“面瘫等疾病都是因经络气血不畅而引发的,利用针灸疗法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王海琴说。
据了解,王海琴是河南针灸协会刺法灸法分会常务委员、疼痛分会委员,1991年从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针灸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至今。多年来,王海琴在三伏贴防治哮喘、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及中风并发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病症。
“我国自古就有一针祛百病之说,针灸治疗对于颈肩腰腿痛、面瘫、中风、偏瘫、言语不清以及消化系统常见的腹痛、便秘、腹泻等均有良好的效果。”王海琴说。
去年,患者刘先生在做完胆结石手术后,腹胀、腹痛、饮食不佳等症状一直不见好转,在该科进行了1个疗程10次的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第二个疗程结束后,刘先生的饮食完全恢复正常,腹胀、腹痛等症状也全部消失。
据王海琴介绍,中风后吞咽障碍是由于中风所引起的食物不能下咽或咽下易呛咳为主要表现的中风并发症,该并发症的病症在咽喉,病根却在大脑,是由痰浊瘀阻的窍闭、咽喉开闭失司而导致的。中风并发吞咽困难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中风后40%~70%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对患者后续的康复治疗造成极大障碍。同时,吞咽困难还容易引起误吸而发生肺部感染,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去年,患者齐先生因脑干出血在该院治疗一个多月后,生命体征平稳,但出现吞咽困难、喝水呛咳、双侧肢体活动不便等症状。在随后的康复治疗中,王海琴采用针灸疗法对其进行了治疗,一个多月后,齐先生的吞咽功能和肢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