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用心做医生 诚心待患者
名中医与您有约
什么是中医“六邪”
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感冒
王海琴:用针灸疗法为患者解忧
天花粉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感冒
——访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宏霞
作者:本报记者 孙阎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段时间,天气寒冷,再加上我国不少地区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恶化,感冒、发烧、咳嗽的孩子越来越多。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宏霞告诉记者,入冬以来,前来就诊的患儿数量明显增多,其中感冒的孩子占到大多数。

  近日,记者在该院儿科门诊看到,诊室外已经坐满了候诊的患儿及家长,有的家长没有找到座位,只好抱着孩子站着等;诊室内,王宏霞在耐心地为患儿看病,还不时地让患儿伸出舌头查看一番或者敲一敲孩子的肚子,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症状。利用给患儿量体温的时间,王宏霞对记者说:“小儿感冒是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为感受风邪所致。临床上以发热、恶寒、头疼、流鼻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幼儿和体质素虚的孩子更容易发病。与成人不同的是,小儿患上感冒后病情多变,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兼夹症。所以,中医利用辨证理论治疗小儿感冒具备了独特的优势。同时,中医理论认为,小儿感冒多因外感热邪为主,温邪外侵,最易发热。另外,热病伤阴,导致胃失濡润、受纳呆滞、食下易吐、口干饮水不多、大便结燥或便下不爽。若外邪与湿浊郁结肠间或夹食滞,孩子不仅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惊厥、发烧39℃至40℃以及精神萎靡、呕吐、便干、便秘,稍大一点的患儿还常感觉腹痛。”

  临近中午,王宏霞才给所有的患儿看完病。接着,她又领着记者去病房,并一边走一边说:“从中医临床看,一般将小儿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邪感冒、时邪感冒四种类型。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咽不红、舌淡、脉浮紧,一般发热较轻;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鼻流黄浊涕、咳痰黏稠、咽红、舌红、脉浮数,这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另外,还有暑邪感冒,多发于夏季,以发热、头痛、身重困倦、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为主要特征;时邪感冒以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退、目赤咽红、全身肌肉酸痛、舌红、苔黄为主要特征,流行性感冒多属于这种类型。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不同,因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冒后往往容易出现刚才说的兼夹症。所以,人们常常可以见到感冒的孩子出现咳嗽剧烈、痰多、胃口差、腹胀、哭吵不安,甚至突然抽搐等症状。另外,小儿感冒很容易化热,初起为寒象,可能第二天就转为热性表现,这一点也和成人感冒不一样。除了中药副作用小的原因外,中医对小儿感冒认识的广泛和深入,也是更多家长选择中医为孩子治疗的主要原因。”

  在一间病房内,王宏霞来到一个患儿的病床前,先拉起孩子的小手看了看,又询问了家长一些情况,然后对记者说,这个孩子就是风寒感冒,目前的治疗主要以辛温解表为主,除了服用汤药外,还可以用中成药正柴胡冲剂、午时茶、川芎茶调散等进行治疗。不过,因为小孩一般里热较盛,纵然属风寒邪气所伤,也容易化热,若挟食滞则更易化热或热为寒闭,反而会引起其他变化。这个时候,如果单用辛凉药往往汗出不透、寒邪不去;单用辛温药,又常常热不能解,反而助温增热。所以,临床上一般采用辛温、辛凉药并用,才能风寒、风热两解。如发热仍不退,还须佐以清热药。

  最后,王宏霞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孩子感冒期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冷饮等食物。孩子发热时要多饮热水,汤药应热服;幼儿发热时,不要穿太多衣物,防止散热不畅而引发高热抽搐。另外,她还给家长介绍了几种治疗小儿感冒的推拿手法:推攒竹穴,用两拇指自下而上推两眉中间至发际,30~50次,主治发热头痛;推坎宫穴,用两拇指沿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用食指和中指自腕部推向肘部,100~300次,主治发热;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主治鼻塞流涕;用中指端揉两乳头中间点的膻中穴,50~100次,主治胸闷咳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