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自从小米手机诞生以来,小米创始人雷军一直强调小米公司不是一家硬件公司,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更是频繁出现在雷军口中。近日,《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一书问世,书中将小米口碑营销为何火爆归结为一个关键词:参与感。
小米是科技公司,和特色农产品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品牌营销在所有行业都具有一定的共识度。那么,作为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四大怀药”,其品牌营销能否从小米身上有所借鉴呢?
互联网思维是个广泛的定义。按照小米公司的归纳: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换句话说,就是倡导一种体验式消费。衣服好不好看,可以去店里试穿一下;水果甜不甜,可以尝一下。体验式消费时代,各种大卖场取代百货店,大卖场越来越注重提供体验式消费的服务,这是电商无法触及的。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让所有行业不可能避开电子商务时代。小米倡导的参与式消费,让消费者不是简单地消费功能、品牌,而是参与到整个产品的各个阶段,提供自己的想法,最终这个产品成为符合大众思维、体现消费者理念、让消费者惊奇的产品。
如何培养消费者的参与感?小米公司的做法是:开放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让用户参与到整个品牌的建设过程中,让这个品牌可触碰、可拥有,与用户共同成长。对此,小米副总裁黎万强曾总结出参与感的“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小米在整个口碑营销的过程中,为消费者构建了参与节点,每个扩散口碑事件都是周期性的重复,但又非单纯的重复,而是品牌的又一次推广。从消费心理学方面来讲,周期性重复刺激会对受众产生心理性习惯,小米营销的这种手段无疑很有吸引力,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需要。
【记者观点】
我国已成为农业品牌大国,但离农业品牌强国仍有一段距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多数农产品跨地域影响力很薄弱,成为国际品牌更是无从谈起。
小米的这种品牌营销模式对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有何启示呢?农产品品牌营销可以从小米营销中取经,其“三三法则”同样适用于农产品品牌,即在三个战略上,做文化,做健康,做自媒体;在三个战术上,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具体到执行层面,有个很好的例子——来自我市武陟县西陶镇张武村的“山药哥”赵作霖,早已火了微博、火了朋友圈。这位靠卖焦作铁棍山药成了网络红人的大学生,放弃了城市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农村种山药、卖山药,并通过网络营销模式,成功举办了“网络山药文化节”,“晒”出自己山药地里的新景观——通过“互联网+山药+众筹”模式,成功地把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认养”牌插进了专属山药地里。这不正是互联网思维在农产品品牌营销上的典型样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