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的重要一年,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如何使工会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如何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在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中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用?近日,记者就做好2016年度工会工作,采访了沁阳市总工会主席李卫星。
坚持党建统领,强力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职工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加强职工文化建设,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灯谜晚会、职工运动会、职工书画摄影展、职工文化月、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寻找最美劳动者等活动,引导职工在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增进凝聚力、增强幸福感;三是进一步加强职工活动阵地建设,完善书画室、乒乓球室、健身房、职工书屋、篮球场、老年职工门球场等活动场所功能,使文化宫成为职工学习和活动的乐园。
坚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力抓好工会组织建设
抓好“两新”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大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会力度,不断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力争全市两新组织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努力破解农民工入会难题,把农民工入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把更多的农民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大力加强产业集聚区工会建设,开展产业集聚区建会集中行动,确保产业集聚区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均达到95%以上。深化“职工之家”建设,深入开展“创示范性乡镇(办事处)工会联合会、示范性基层工会组织”活动,推动基层工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探索会员管理服务新思路、新模式,开展“会员评家”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职工之家,切实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坚持服务职工群众,强力抓好帮扶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工会会员普惠制服务模式,扎实推进“一网一卡”职工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率;加大工会会员信息采集力度,扩大会员卡的覆盖面;加大与商家合作签约力度,为会员提供更多的优惠服务;加大有关信息收集,让所有会员无差别地享受到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公益文化、法律援助等普惠制服务。二是建立“送温暖”活动长效机制,做实“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大病救助、女职工关爱行动等帮扶救助品牌工作,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争取人社部门支持,推进技能培训工作,实现培训、鉴定、发证、晋级“一条龙”服务。
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强力抓好工会自身建设
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切实加强工会干部思想建设,围绕“四大突破、五个提升”等重点工作,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改革意识,通过创造性工作增强发展活力、赢得群众信任。加强工会干部能力建设,按照“十个依靠”的要求,加大工会干部上岗培训和业务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工会干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的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会干部创新意识,深刻把握电子商务、大数据、“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给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突破,不断打造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新亮点、新品牌,真正使工会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平台,成为展示工会形象、彰显工会作为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