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古村保护要留住根、保住魂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
《同学会》获一等奖
悠悠怀商情 拳拳赤子心
金谷轩绞胎瓷再获殊荣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
——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侯春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侯春旭在创作。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本报记者 孙 军

  见习记者 焦 娇

  在熟悉的人看来,侯春旭是个画痴。他每天把工作室当成家,一天中有一半时间都在工作室里写写画画、忙忙碌碌。

  1月15日下午,当记者走进侯春旭的工作室时,还是感觉有些意外,工作室很大但人能走动的空间不大,让人不敢大步走,生怕不小心踩到他精心创作的油画和地上散落的绘画工具。此时,侯春旭在全神贯注地作画,以至于记者走到跟前,他也浑然不觉。

  今年55岁的侯春旭,祖籍河北,出生于河南焦作,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油画学会会员、焦作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焦作市油画研究会副会长、解放区文化体育总会书画协会主席、解放区文化馆副馆长。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画画。”侯春旭说,“上小学时,我们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都是我负责办的。”提起儿时的经历,已过天命之年的侯春旭如孩童般洋洋得意。

  1975年,14岁的侯春旭拜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方照桦为师,从此开始接触油画,学习油画,爱上油画,并有了可以从事一生的职业。“学习油画后,我发现油画与以前画的国画完全不同,素描是基本功,必须牢牢掌握。”侯春旭说。

  两年后,侯春旭第一次跟老师到云台山写生。20世纪70年代,交通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从出发到进山,侯春旭和老师用了两天时间。

  在云台山,他们待了十多天,白天背着几十斤重的画箱到山里写生,晚上就睡在临时搭的工棚里,条件十分艰苦。

  侯春旭说,写生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捕捉灵感。写生过程虽然坎坷,但能陶冶情操,还能培养画家的审美眼光;写生是为了搜集素材,搜集素材是为了创作,这对今后的绘画有很大帮助。

  1995年,虽已走上工作岗位,但侯春旭觉得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于是,他到中央美院油画系徐悲鸿画室进修。在那里,侯春旭眼界更加开阔了,充分理解了造型艺术的本质,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绘画水平也突飞猛进。

  进修快结束时,侯春旭的油画作品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画作被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收藏,这对侯春旭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也为他以后的油画创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拿到毕业证后,侯春旭婉拒了中央美院留校任教的邀请,毅然回到焦作,回到解放区文化馆。

  “我从没后悔20年前的决定,既然学成了就该回家,为家乡艺术事业的发展做些能做的事。”侯春旭朴实的话语让记者感触良多。

  由于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侯春旭油画的创作主题之一就是太行老区。在他的工作室正中央挂着一幅《巍巍太行》,这是他用三个月时间创作出的油画。看着眼前巍峨雄壮的太行山,记者明白了侯春旭画这幅画的初衷——太行山风景的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精神。侯春旭说:“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是表现风景,也是表现历史、表现人。”

  侯春旭的另一个创作主题就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曾经两次深入青藏高原,三次下江南,四次到陕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只为领略祖国风光的精髓,进而画出最能展现祖国秀丽山河的油画。

  侯春旭的画风多样,表现手法也多样化,古典、抒情、浪漫、写实。同时,他将中国山水画大写意的技法运用到油画创作中,使其作品独具魅力。他说:“我喜欢在画中融入中国的文化元素,画出中国情、中国味,这样更能与人们产生共鸣,也能让中国的油画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河南省美术作品展举行,侯春旭的油画《艰苦岁月》获得优秀奖,并在郑州美术馆展出。从构思到创作,历时两个月,侯春旭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去了解抗战时期的具体情况,经过反复推敲、多次覆盖、数次改稿之后,他完成了这幅《艰苦岁月》。

  廖静文在看过侯春旭的作品、听过他的经历后说:“默默耕耘,锲而不舍。对于春旭,能够如此追求所爱,迷在其中,痴在其中,乐在其中,哭在其中,此生足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