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中国·世界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要闻简报
2月起,一批新规的施行将影响你我
中国政府网等网站 启动“我向总理说句话”活动
迎“小年” 贴窗花
糖瓜祭灶迎“小年” 备年进入倒计时
土耳其空军进入橙色警戒状态
法国南部海域发现50余枚二战遗留炮弹
妻贪夫有祸
别让“伪理财”掏空老人“钱袋子”
欲看照片 先给红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伪理财”掏空老人“钱袋子”

作者:□张紫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安徽合肥一养老机构近日被曝光打着养老服务的幌子,变着法子让老年人投资所谓的理财产品,其中,不断洗脑说“投资五千八百元一年就回本”,利诱老人去拉下线晋级。对此类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切实保护好老年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种以“投资理财”“高分红”吸引老年人掏钱的行为具有很大迷惑性。比如有的在工商部门注册,经营范围是理财咨询,却以此为幌子,号称“经过工商局审核批准”,做的是“投资事业”。但一经调查,所谓的投资项目要么不存在,要么根本没有吹嘘的高收益率。

  值得警惕的是,这一类企业常常打着投资公司、保健品营销的名义,实际上施展的是传销伎俩。不同于过去控制人身自由、强制发展下线的传销旧手法,因此隐蔽性更强。与此同时,欺骗对象也更多指向老年群体。由于大爷大妈们缺少相应的金融专业知识与辨别能力,容易受“低投资高收益”宣传的诱惑,一些人甚至拿出毕生积蓄,却不料陷入骗局,直至血本无归。这种借理财之名行传销之实的行径,实在是害人不浅。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老年金融消费群体日益扩大,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对于合肥市此次曝光的涉嫌传销案例,相关部门必须尽快介入调查,一经查实,应给予严厉处罚,坚决斩断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以此发挥警示作用。

  不可否认,此类活动往往具有一定隐蔽性与反复性,监管难度不小。因此,既要完善多部门联动的常态化巡查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打击,还要对已经打击取缔过的窝点,进行不定期复查,防止其死灰复燃。另外,要依托街道、小区这些基层管理单元,一方面大力开展正规的金融类讲座,传授科学理财理念,另一方面调动其监督积极性。“天上不会掉馅饼”,大爷大妈们也要提高警惕,不可盲目贪图超高回报率。①6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