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过,马村区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区的曹梦珠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参加全区的春节文化活动,她和19名老姐妹憋足了劲儿。
她们要表演的节目叫《担花篮》。每天上午,她们串亲戚或待亲戚;每天下午4时,她们准时在社区集合,加紧排练节目。一有时间,她们就要捯饬自己的花篮,尽量使花篮保持最佳状态。而这些花篮,都是她们利用家里废弃的水果篮、鸡蛋篮改制而成的。
“我们可是环保演出,不仅花钱少,而且效果好。”农历正月初八,曹梦珠乐呵呵地对笔者说,“到区里演出时,你可要来给我们捧场啊!”
农历正月初八,笔者在安阳城街道的大院里看到,一台新春戏迷联欢会正在精彩上演。
平日里辛苦劳作的农民戏迷们,依次登场,由观众“升级”为“角儿”,范儿正腔圆、神情兼备、各尽才艺,为观众带来了《五世请缨》《南阳关》《抬花轿》《破洪州》《穆桂英挂帅》《泪洒相思地》等豫剧经典唱段。
台上演得尽兴,台下看得过瘾,精彩的演唱吸引四里八乡的群众前来观看,喝彩声此起彼伏。
而在待王街道义门村,被列为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抬皇纲》也正在加紧练习中。农历正月十一,笔者在该村看到:披着“得胜盘鼓”、插着“龙凤旗”的“皇杠”足有25公斤重,但是在抬杠者肩上,它们被自如地腾挪换肩。两名形似保镖的演员穿插于“皇杠”行进过程中,时而四下张望,时而拔刀张弓,意为严防打劫“皇杠”。钗、铙、铳,彩玲、彩旗,再加上彩箱、彩服,表演时真是火炮惊天、鼓乐齐鸣、七彩飞虹,好不热闹。
该村表演的《抬皇纲》,连续三年代表马村区到焦作市参加春节文化活动会演,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时尚的街舞动起来,勤劳的“马村人”正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庆祝猴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