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来自宇宙的引力波。谁也没想到,几天后,一则视频刷爆了中国的微信朋友圈——在5年前《非你莫属》电视节目中,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因为提及“引力波”而被现场嘉宾嘲讽,现在人们重提此事,郭英森因而获得了极大同情,姚晨称之为“一个了不起的工人”,人民网则说“请你尊重别人的梦想”。
“十亿年前那场风流韵事,今天终于看到了滚皱的床单”,宇宙的引力波神奇若此;五年前那场讥笑嘲讽,今天终于有了更火爆的重播,互联网的“引力波”也很神奇。五年过去了,“毒舌主持”张绍刚已经离开《非你莫属》节目,当年坐在皮椅上牛气冲天的很多所谓大老板的企业也已倒闭,节目中嘲笑郭英森的方舟子如今更是深陷诈骗丑闻,但郭英森并没有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放弃梦想,他的“各种车辆不用车轮,人的生命可以无限延长”的科学幻想犹在。
我不明白那个节目为何要邀请郭英森,但从现场的表现看,从主持人到嘉宾无不极尽嘲笑与讥讽,郭英森的表达数次被无礼打断,他根本没机会现场解释他制作的图表。即便孙浩现场为其撑腰,也只是因为别人称其为“娱乐明星”而暴怒,他同样打断了郭英森的表述,明显没有兴趣听完他的新理论。嘉宾可以为“娱乐明星”的称呼而暴怒,低人一等的参与者,受到嘲笑后却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那真是一个奇葩的节目。
因为引力波被找到,现在郭英森获得了公众极大的同情。但从各种评论家和所谓高知人士的观点看,这种同情近乎廉价,他们最多认为郭英森是“战斗在科学城堡之外的现代堂吉诃德”,并且好心地奉劝这类人,最好干点别的,“请郭英森们放过科学”。如果说节目现场嘉宾是赤裸裸的歧视与嘲笑,那么,如今这种饱含同情的评论和劝说,则不过是另一种讥讽与哂笑罢了。
对于郭英森所讲的那些东西,我是完全无知的,但我至少知道自己无知。有很多人,却显然带着不知从哪里获得的知识优越感看待郭英森。因为他只有初中学历,因为他没有经过科学训练,因为他提到“人的生命可以无限延长”,所以他被有些人粗暴地界定为一个无知的“傻叉”,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者,一个玷污了科学、应该“放过科学”的人——这不就是身份决定论吗?郭英森的研究究竟讲了些什么,节目中他没有获得表达的机会,如今也没有获得系统介绍的机会,但这丝毫不影响那些带着知识优越感的人,对他的研究发表极尽蔑视的评价。这实在是太荒谬了!请人们至少先搞清楚郭英森的东西,再来评价他好不好?难道只搞清了郭英森的学历,大家就可以如此评价别人的梦想吗?
无论郭英森的新理论、新想法价值几何,但一个热爱科学的人,首先应该获得尊重,应该获得完整把话讲完的权利,应该获得不被嘲笑和讥讽的权利。谁也没有资格带着知识优越感哂笑郭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