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河南省唐河县同乐寨村头一个小超市前人头攒动,他们来自该村的四面八方,有的甚至要穿过半个村子赶来,他们的目的是蹭网。春节期间,蹭网成为该村一个独特现象,年轻人则是蹭网的“主力军”,他们中有回家过年的打工仔,也有放假回家的学生。有人认为,这种现象不仅折射出年轻人对网络和手机的依赖,同时还反映出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缺乏以及年轻人与农村生活的割裂。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芳心云天:出现穿过半个村子去蹭网这一独特现象,说明农村的WiFi网络覆盖还有些滞后,已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相关部门应该特别关注弥补这一空白,加大力度早日完善WiFi全覆盖,也让“互联网+”早日落户农村,服务“三农”。
@落雪怎无痕:过年走亲访友,大家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问WiFi的密码,所以穿过半个村子去蹭网,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流量费太贵了,而大家又确确实实离不开网络。
@秋泉12:城乡的差别在所难免,将蹭网行为归咎于文化贫乏,似乎有点太过牵强了,因为在都市里也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啊。其实,背井离乡那么长时间回到家乡,我们的年轻一代完全可以彻底地放下手机,多与家人面对面交流,让有点疏远的亲情更融洽。
@李永亮亮:难得回家过年与家人朋友团聚,还将时间和精力放到看不到摸不着的网上,这是一种悲哀。请放下网络多陪伴家人朋友,而不是穿过半个村子只为蹭网!
@乔木英杰:吃饭、睡觉、打麻将,北方大部分农村的冬季生活都是这样的枯燥与乏味,再加上手机网络信号大多不好,所以也难怪这些年轻人到小超市门前去蹭网。这无非是一种短期的临时“街景”,不必上纲上线地过分解读。
@曲微丹:穿过半个村子去蹭网,不仅因为人们离不开网络,最主要原因是村里网络差。
@悠然阿朵:在外上班上学的年轻人大都是“低头族”,不让他们玩手机几乎是不可能。村里即使有什么文化活动也很难吸引他们的目光,在手机流量费相对较贵的情况下,就只好穿过半个村子去蹭网了。年轻人过年最大的愿望也许就是:WiFi实现全覆盖,并且不用密码也不收费。
@塞外东风:老人在家不上网,年轻人回来过年离不开WiFi,乡里乡亲,不唠嗑,就蹭网。
@江苏日月江南:蹭网现象不仅农村有,城市也有,但随着城市有无线WiFi场所的增多,人们上网更加方便了。因此,对于农村来说,需要在更多的公共场所开通无线网络,同时降低网络资费,为更多人上网提供方便,共享网络社会的文明和便捷。
@硕鼠米米2011:村民们用手机上网不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娱乐方式吗?希望宽带“村村通”能够真正“通”起来,让偏远地区的农民朋友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上网,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下期话题】
最炫开学风
2月23日,浙江杭州建兰中学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暨第二届“建兰美少年”年度风尚大典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学校选出了在各个领域有出色表现的48位“建兰美少年”,包括创新、博学、礼仪、责任、公益、领袖、特长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校聘请了专业团队打造这次颁奖大典,不仅让学生走“奥斯卡”红地毯,还给每位获奖者颁发了“小金人”奖杯。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