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整洁的村容焕然一新,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2月17日记者在孟州市赵和镇南临泉村采访时看到的场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美丽乡村几年前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
“俺村能在短短几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完全得益于国家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的好政策。”该村党支部书记霍喜安说,“今年春节,有几个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都认不出老家的样子了。”
该村位于孟州市西北部岭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全村共有780人,其中贫困人口达750人。为有效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2012年,该村开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争取省财政扶贫项目资金65万元,修建村内道路3400米,解决了全村人行路难的问题。同时,该村整合上级各部门扶贫资金88万元,新打深井8眼,架设引水上岭管道1.5万米,修筑田间硬化渠3000米;自筹资金18万元,改造输电线路8000米,改变了昔日缺水断电望天收的生产状况。
该村两委会立足村情民意,争取科技扶贫开发项目资金15万元,引进和示范种植薄丰、绿波薄皮核桃新品种130亩,大力推广高效绿色有机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病虫害生物防治新技术;争取扶贫到户增收项目资金9.6万元,用于发展村内特色养殖业;通过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培训”等计划,聘请大专院校教师对群众进行农业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
该村村民李正军积极引进立体种养模式,在发展核桃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蛋鸭饲养业,鸭嘴除草、鸭粪壮树、鸭蛋生钱,每年可创收5万元。目前,该村掌握应用农业新技术的村民达600人,已发展核桃种植700余亩,引进小麦制种和冬瓜套种模式600亩,引进洋葱和冬瓜套种模式300亩。
为巩固扶贫开发的成果,该村准备建设南岭农业采摘园区180亩、开心果示范推广园区150亩、开心果苗木园繁育基地25亩。这一项目实施后,该村主导产业年产值将突破80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至1.8万元,可带动周边500户农民脱贫致富。
“明年,俺村种植的开心果就要挂果了,种植户的年收入又要上一个台阶。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俺村用不了几年就能成为一个集核桃、开心果种植于一体的林果业种植基地。”霍喜安高兴地对记者说。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