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各部门要主动释放公众期待的信息,积极回应舆论关切,坚定社会信心,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这是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现代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李克强总理又提出建设“民生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和简朴政府”的理念。这些都构成了现代政府比较完整的含义,覆盖了现代政府的基本维度。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专门提出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是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进一步说明了现代政府构建的理念、原则和目标。
及时回应性体现了现代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保持纯洁性的重要体现,是共产党人永恒的价值观和毕生的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服务型现代政府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中包含了众多真实的民声民愿,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听取、办理和采纳,唯此,才能实现政策不偏移、零失误,才能保证施政顺民意、从民心。
及时回应性体现了现代政府公开透明的原则。透明是法治的前提,回应是责任的基础。公开透明和回应是现代政府的要件和基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无权知道、无法知道政府在干什么,那么政府制定的政策就会远离人民群众的需求,失去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甚至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稳定,正所谓民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部门只有及时回应公众的需求,把人民群众的期待融入政府的决策和工作之中,打造公开透明的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建立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的政府,才会提升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及时回应性体现了现代政府民主和谐的目标。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当前,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主要是通过人民代表来实现的。在我国,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相关部门认真听取和采纳人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必将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价值。同时,实践证明,凡在重大事件中主动及时公开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就能赢得民众的理解。但如果遮遮掩掩、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就能引发舆论批评,甚至谣言满天飞。政府只有做到及时回应,才能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有效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