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 通讯员李恒、张杰)又是春光明媚时,又到植树好时节。如何保证各级干部义务栽植的树木尤其是道路、河道两旁新植树木的成活率?2月26日,在武陟县大封镇,记者找到了答案。
“政府和单位拿钱买树苗,党员干部义务植树,为何成活率低?关键在于利益分配不明确,责任没有落实到人。”大封镇党委书记王庚申告诉记者。
26日上午,大封镇的机关干部、沿新洛路4个村的党员和村组干部以及辖区单位的干部职工在新洛路两侧大封段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当天栽植各类树苗5120棵。该镇党员干部的义务植树活动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当日下午,该镇政府办公室还将一块块写有镇机关干部名字、职务、所包树木棵数的责任牌立在了其所植树木的区域。
“这是王(庚申)书记的责任段,这是我的责任段,镇机关干部每人都分包有责任段,每人包50棵树木。”在大封镇老崔庄村东头、新洛路路南,大封镇镇长贾立新指着几块“责任田”告诉记者。
“不仅有责任落实机制,我们还实行了班子成员包村、机关干部包村干部及路段、村两委干部包农户、农户包树木成活四级分包责任制以及树木管护奖罚机制。”贾立新说。
记者注意到,大封镇的树木管护奖罚措施十分清楚,班子成员所包村树木损毁率达到10%、15%、20%,分别罚款200元、300元、500元。在农户地块所载树木有损毁情况的,除责令该农户及时补栽外,还要分别处罚包农户的村、镇干部每人每棵5元、10元。
树木管好管不好,关键在农户。在植树现场记者注意到,老崔庄村82岁的宋道隆和家人一边对镇机关干部在自己地块所植的13棵树木进行培土整理,一边从村里提供的送水车上接水浇树。“政府拿钱买树苗,机关干部给咱栽,树归咱所有,管好了还有补贴,不尽心咋中?”宋道隆说。
原来,为了激励群众管理好在自家地块所植的树木,大封镇出台了植树补贴政策,树的所有权归农户,每保活一棵树补贴10元,第一年栽上补2元;第二年验收时,成活率在90%以上的,成活树木每棵补3元;第三年成活率依旧在90%以上的,每棵再补5元。同时,对树木成活率连续3年均在90%以上的农户,镇政府分别给予100元、200元、300元的奖励。
记者了解到,截至昨日下午,大封镇今年新植的8.03万棵树,已经都有了“主儿”。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