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油画路上的逐梦者
挖掘好名人文化太极文化怀药文化
“天下练氏出河内”
图片新闻
我市柴战柱入选
焦作文博城即将开业 商户入住率达92%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下练氏出河内”
——练何后裔在沁阳市寻根谒祖活动散记
作者:本报记者 杨 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练何后裔在神农山风景区考察。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作为练何故里的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以最高礼遇欢迎游子回家。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2月27日至2月29日,来自台湾、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地的11名唐初岐山侯练何将军后裔相聚沁阳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寻根谒祖活动。

  天下练氏出练何,练何家乡在沁阳。练何(公元598~668年),字子俊,原名东何,唐怀州河内(今沁阳)人。因功受封岐山侯,赐姓练,三世世袭骑尉将军。

  作为练何故里的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以最高礼遇欢迎游子回家。2月27日下午,赵寨村文化广场上,两条彩龙飞扬盘旋、女子盘鼓队激情奔放,广场上、道路旁到处是欢迎练何后裔回家的乡亲们。此情此景,让前来寻亲的练何后裔激动不已。

  练何后裔这次寻根谒祖之行,主要任务就是寻访练何故里和练氏先祖墓地。在三天时间里,沁阳市委统战部、沁阳市台办、沁阳市侨联、沁阳市文联、紫陵镇及赵寨村的负责人,分别向远道而来的练何后裔介绍了市情、镇情、村情,并陪同参观了村容村貌、学校、敬老院和真泽庙等,并到神农山风景区主峰神农坛、白松岭、三尖山等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邀请沁阳市宣传、文化、旅游等方面人士一起进行座谈,商讨练何后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计划。

  来自广东佛山的练何54世孙练长说:“寻根问祖、孝悌忠信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这次到始祖故里寻根,浓浓的亲情、乡情,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激动之情,我会把这个血浓于水的美好记忆永久保存,弘扬好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华夏子孙。”

  来自广东云浮的练何54世孙练启康激动地说:“家乡人民欢迎我们的仪式规格和热情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为始祖出生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人杰地灵的沁阳感到自豪。以后,我会经常回沁阳,并为家乡建设尽微薄之力,用行动回报家乡人民的热情和关怀。”

  今年61岁的练弘伟来自宝岛台湾,在台北市从事百货生意。他说:“从我接到父亲手写的宗谱开始,就想着一定要看看老祖宗的家乡,完成祖祖辈辈先人的心愿。当我走进赵寨村的那一刻,激动得不能自已!”

  据了解,这次的练何后裔寻根谒祖之行的总牵头人是来自四川成都的练何53世孙练强,他是成都一家酒店的董事长,也是一名房地产商。他说,沁阳市赵寨村是练氏始祖练何的出生地和安葬地,是海内外30万练姓人的家乡和向往的地方。练氏宗亲联谊会将围绕沁阳的旅游发展规划,依托几代先祖的安葬地神农山,围绕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做文章,建设练何将军纪念馆和练氏文化产业园,吸引海内外的练氏宗亲来此寻根拜祖,为繁荣故乡经济作出贡献。

  2月29日上午,练何后裔寻根谒祖之行结束,在神农山下告别之际,练强即兴赋诗一首,表达了他的激动之情:

  一千三百多年来,

  我祖仙居紫金坛。

  练何后裔今安在?

  遍布全国海内外。

  练氏宗亲三十万,

  人才辈出有能耐。

  自唐及今多枝蔓,

  繁衍超过五十代。

  千余年来寻根叹,

  今日圆梦高声喊:

  岐山侯祖自有灵,

  神农坛顶好风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