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3月1日召开的我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就要牢记职责使命,扎根本土,挖掘好、弘扬好名人文化、太极文化、怀药文化等独具焦作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名片,努力创作一批焦作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经得住历史检验的精品佳作。
过去的一年,我市文艺战线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用富有焦作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反映时代新风、歌颂幸福生活,精品创作再上台阶,重大活动异彩纷呈。电影《勋章》入选全省“中原人文精神文艺精品工程”2015年重点项目;合拍电影《龙之诞生》与麒麟影业正式签约;大型怀梆现代戏《红色交通线》搬上舞台;《瓷惑》《我是文艺青年》《剃刀老人和狗》等十余部长篇小说出版发行;胡红兵的电视剧本《四两拨千斤》获首届“华策杯”新锐编剧大赛入围作品奖;范光的电影剧本《太极传奇》、杨林的沪剧《敦煌女儿》入选文化部“三个一批”优秀戏曲剧本扶持计划。成功举办“一赛一节”开幕式、闭幕式,首次结合3D影像和灯光技术,邀请太极六大门派的九大代表性传承人同台演练太极拳,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精心策划举办了“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世界百万太极拳爱好者共同演练活动,成功挑战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对设立“世界太极拳日”、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推动作用。
如何创作文艺精品?把握重点题材、不断推陈出新,就要围绕怀川历史文化积淀做文章!在焦作这块热土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怀川文化,历久弥新,灿烂夺目。名人文化、太极文化、怀药文化等都是独具焦作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名片,也是我们文艺精品创作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必须把它们挖掘好、弘扬好。特别是要把太极拳的传承发展史,“竹林七贤”、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事讲述好、展示好。要围绕焦作山水文化做文章。焦作山水已成为一张金色名片。我们的文艺创作不光要展示其迷人风貌,更要挖掘其文化内涵,要将历史传说、民风民俗等融入其中,赋予其更加厚重的文化品位。要围绕焦作时代精神做文章。长期以来,在焦作的发展史上,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人文精神。追求卓越的怀商精神、“特别能战斗”的焦作工人精神、艰苦奋斗的叠彩洞精神、大孝至爱的谢延信精神等都是我们文艺精品创作的丰富题材。特别是当前,在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的进程中,在“十大建设”“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中所体现出的焦作精神、焦作追求更是值得通过文艺创作去弘扬、去升华。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与全市人民的生动实践和当今鲜明的时代特色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