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预防腐败局原副局长崔海荣就药价改革调研后发现,就老百姓常用的500多种药而言,药价虚高问题已十分严重。为此,他建议:国产药应在药盒上打上出厂价。
(据3月6日《法制晚报》)
药价虚高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比如,曾有报道,地高辛片作为一种处方药,适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病症,以前的价格是每瓶6.7元,不少老年人长期服用。现在,地高辛片的价格已涨到每瓶68元,作为一种长期服用的药品,许多人买不起了。
当前,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已是大势所趋。但是,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价虚高违背市场规律,是一种社会责任缺失、急功近利驱使下的市场投机行为。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药品应该放管结合,从事前定价管理转变为事后对价格行为的监管。
事实上,药价放开后,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这当中并不存在虚高的空间。如今药价虚高,主要是相关利益方为捞取不义之财,钻监管的空子,通过暗箱操作、层层加价所造成。
遏制药价虚高,显然应该把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的形成过程公开化、透明化,这既可以确保有关部门的监管落到实处,也可以保障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因此,“药盒打上出厂价”很有必要。药品无论是出厂价还是销售价,都应该对消费者公开,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相关利益方做手脚,切实让虚高的药价降下来。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