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中考压力与素质教育
“药盒打上出厂价”是个好主意
“点菜”
报备过的“洗碗费”反证不作为之弊
学雷锋应常态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药盒打上出厂价”是个好主意

作者:□钱夙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预防腐败局原副局长崔海荣就药价改革调研后发现,就老百姓常用的500多种药而言,药价虚高问题已十分严重。为此,他建议:国产药应在药盒上打上出厂价。

  (据3月6日《法制晚报》)

  药价虚高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比如,曾有报道,地高辛片作为一种处方药,适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病症,以前的价格是每瓶6.7元,不少老年人长期服用。现在,地高辛片的价格已涨到每瓶68元,作为一种长期服用的药品,许多人买不起了。

  当前,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已是大势所趋。但是,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价虚高违背市场规律,是一种社会责任缺失、急功近利驱使下的市场投机行为。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对药品应该放管结合,从事前定价管理转变为事后对价格行为的监管。

  事实上,药价放开后,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这当中并不存在虚高的空间。如今药价虚高,主要是相关利益方为捞取不义之财,钻监管的空子,通过暗箱操作、层层加价所造成。

  遏制药价虚高,显然应该把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的形成过程公开化、透明化,这既可以确保有关部门的监管落到实处,也可以保障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因此,“药盒打上出厂价”很有必要。药品无论是出厂价还是销售价,都应该对消费者公开,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相关利益方做手脚,切实让虚高的药价降下来。①6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