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千秋大业。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能源的支柱产业,随着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降低污染和节能降耗成为一大难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总投资78.3亿元的焦作丹河电厂异地扩建2×100万千瓦机组上大压小工程,围绕打造高效、清洁、节能型火电企业,在环保方面确立了什么思路、采取了哪些措施?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沁阳发电分公司总经理李三民。
企业一定要积极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
进入3月份,沁阳北部沿山一带乍暖还寒,丹河电厂异地扩建2×100万千瓦机组上大压小工程工地却热火朝天,塔吊高耸,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程建设管理者忙碌地穿行在机器、车辆之间。
在沁阳发电分公司广大员工和建设者披星戴月的辛勤努力下,工程建设呈现突飞猛进的景象,各项施工主要节点扎实推进并提前完成。丹河项目自去年7月31日成为省发改委核准的首个大型火电项目后,特别是去年12月9日开工以来,该分公司超前谋划,快马加鞭,突出抓好设计优化提升工程设计标准等,使该项目成为河南省同期火电建设规划5个项目中进度最快的项目。今年,该项目被省政府列入“1816”投资促进计划,使该分公司上下努力把丹河项目建设成为节能环保示范电站及科技示范项目、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以下简称“三示范一金奖”)的信心更足了。
站在施工现场的高地上,环顾穿梭的车辆、忙碌的人群,李三民心潮澎湃。他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可以预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全面绿色化的新常态。
李三民说,焦作丹河项目是河南省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十三五”重点电源建设项目,是国家电投集团重组后首个百万千瓦机组建设项目,是国家审批权限下放后河南省核准的第一个大型火电项目,也是焦作市的重点项目。对项目建设的质量高低、进展快慢、环保情况等,各级领导关注,广大群众关注。去年8月31日,副省长张维宁专门作出批示:感谢国家电投河南公司沁阳发电分公司在建设环保标杆示范工程中作出的贡献。要树立典范,引导全省电力企业走超低排放之路,为改善大气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李三民深情地说,省领导的批示,既是鼓励、鞭策,也是期盼、厚望,更传导了一种压力。所以,我们从一开始筹划项目,就重点把环保放在第一位。可以说,没有环保,就没有丹河项目;没有环保,就没有企业的生存发展。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集团公司等有关能源科学发展的文件精神,将国家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我们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将工程建设目标确定为“三示范一金奖”综合性能源企业。我们就是要不断给自己加压,努力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主动承担环保建企业、环保促发展、环保惠民生的担子,争取把丹河项目建成火电企业的标杆项目,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殷切期望。
安排8.7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建设
有目标就要有行动。
“丹河项目既然是河南省、国家电投、焦作市的重点项目,我们就要增强百年大计意识和责任意识,胸怀大局、放眼长远,不折不扣地把项目打造成为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标杆示范工程,即使多流一点汗、多出一分力、多花一点时间也在所不惜!”2015年,在沁阳发电分公司年初工作会议上,李三民掷地有声的一番话确立了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承诺。
“转变思想观念,严格工程管理,细化生产责任,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管理提升,确保实现‘三示范一金奖’目标,努力建设精品工程、效益工程。”2016年,在沁阳发电分公司年初工作会议上,李三民再次把环保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李三民说,环保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为此,我们紧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000MW高效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机组开发与应用”,积极贯彻全面优化创新和节能减排的主导思想,进行了80余次技术交流和讨论,组织并参加了总平面审查会、初步设计外审会、送出工程审查会、设计原则审查会、土建桩基审查会等一系列重要的技术会议,确定了优化思路。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环保,为此,我们把冷却塔淋水面积增加到1.3万平方米,把凝汽器冷却面积增加到6万平方米,把机组平均背压从4.9KPa降至4.7KPa,在国内首家应用全容量蛇形管,采用全容量汽动给水泵并设置独立凝汽器,增设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设立节能供热中心,使烟尘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燃机排放标准。同时,积极与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沟通联系,签订全过程施工创优咨询服务合同,为工程建设创国优金奖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三民说,为了认真扎实做好环保这篇文章,在确保项目总投资的基础上,我们专门对环保设施建设投资8.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丹河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采用先进的超净电袋除尘技术,同步建设烟气湿法脱硫和脱硝装置、240米高烟囱等高效的烟气处理系统,实现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国家燃机排放限值,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河南省燃机排放限值;建有集中的废、污水处理系统,各类废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收复用。二是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28Mpa/6000C/6100C一次中间再热高效超超临界技术,设计供电煤耗为273克/千瓦时,煤耗指标国内领先,低于《河南省2014~2020年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标准,每年较常规百万千瓦机组节约标煤约10万吨,节能降耗效果十分突出。三是属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项目作为“1000MW高效宽负荷率的超超临界机组开发与应用”课题的示范工程,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
李三民说,河南省环保厅给丹河项目下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指标每年分别是3850吨和4000吨,经过我们采用新技术、安装高效的脱硫脱硝设施,将分别降至每年801吨和1495吨。他还扳起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项目投产后,与关停替代的焦作区域66万千瓦小机组排放总量相比,在发电容量增加3倍多的情况下,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每年分别减排134.2吨、1482吨和1222吨,在实现增产减污目标的同时,将大幅提升焦作区域环境质量,为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作出积极贡献。
李三民胸有成竹地说,目前,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心中,已把环保当成企业健康发展的命脉。全公司上下正瞄准“打造节能环保示范电站及科技示范项目、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这个目标,全力以赴向前冲刺。
各项前期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
李三民感慨地说,焦作丹河公司经历过阵痛。2008年10月,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的号召,焦作丹河公司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先后关停了两台11万千瓦发电机组,1000多名职工顿时陷入艰难境地。面对困境,公司组织职工到内蒙古、新疆、吉林等地开拓电站服务市场,开展生产自救,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电力发展规划要求,以“上大压小”方式大力开展丹河电厂异地扩建工作。公司想方设法“找米下锅”,保证机组关停后职工有“饭碗”。面对项目进展比较缓慢的局面,公司高度重视,经过多方沟通协调,于2015年年初成立了沁阳发电分公司,选派项目筹建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筹建队伍中,全力以赴开展项目筹建和运营工作。
李三民说,2015年,面对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我省环保形势不容乐观等严峻局面,在集团公司、河南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焦作丹河项目于当年7月31日获得核准,当年12月9日开工建设,实现了当年核准并开工建设。一是公司提前筹划,加快获取项目核准所需要的支持性文件,在省市有关领导、河南公司主要领导的多次协调和帮助下,在公司有关人员的积极努力下,项目环评报告于2015年4月15日上报到省环评中心,5月26日通过审查,7月24日获得省环保厅批复,7月31日获得了省发改委核准。二是突出抓好设计优化,工程设计高标准进行。公司与河南电力设计院密切联系,2015年5月8日,初步设计通过审查;10月29日,脱硫脱硝初步设计通过审查;11月19日,司令图通过审查。至此,初设审查114项开口项已完成106项,可研审查59项开口项全部完成。公司在初步设计、设备选型、司令图设计等关键环节,从全工况优化、回热系统优化、汽轮机冷端优化、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等7个方面入手,进行了40多项优化设计,达到了国内同期同类机组先进水平。三是着力把握关键环节,招标进度满足开工要求。2015年4月10日签订了三大主机和勘察设计合同,5月29日签订了工程管理、施工监理、铁路设计合同。2015年11月20日签订了主体施工标段合同;完成了三辅设备的招标和合同签订工作;完成了铁路专用线初步设计及送出工程设计等开工前准备工作,施工组织总设计通过了评审,四辅设备招标标书已发标。四是积极开展现场施工,工程进度居省内领先水平。四通一平工作全部完成,两台机组主厂房、烟囱、冷却塔、脱硫及其附属工程桩基5938根已完成,#1冷却塔垫层施工完成,#1锅炉基础承台混凝土浇筑已完成60%,#2锅炉施工有序推进。截至目前,项目投资完成13.75亿元,是全省同期建设规划5个项目中进度最快的项目,整体工作进度较其他项目提前半年以上。与此同时,公司还及时收集集团公司、河南公司和兄弟单位的生产准备管理制度,组织人员到国内先进百万机组企业考察,深入了解百万机组在生产运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及时编写了生产准备大纲等文件,为下一步生产准备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描绘“十三五”宏伟蓝图,努力建设精品工程、效益工程
经历是曲折的,成绩是辉煌的,未来是美好的。李三民说,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经历了不平坦的历程之后,丹河项目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我们紧密结合“十三五”河南火电发展的最后战略机遇期,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确立了公司“十三五”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重要讲话精神,以国家电投集团公司、河南公司发展战略为引导,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效、持续奋斗”为宗旨,以建设节能环保示范电站及科技示范项目、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为目标,以争取二期工程连续建设为发展目标,努力建设精品工程、效益工程,发挥热、冷、气、水等综合能源协同优势,全力打造综合能源服务企业。
李三民说,“十三五”是国家电投集团公司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是河南公司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沁阳分公司机组投运的起步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形势变化,抓住各种积极因素,确保实现“三示范一金奖”建设目标,努力实现二期工程连续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我们将投资24亿元进行项目建设,到年底实现累计投资34亿元。
在谈到建设综合能源企业和二期工程时,李三民神情凝重地说,综观内外部环境条件,机遇前所未有,挑战更加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以对社会、对上级单位、对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发挥综合服务协同优势,拓展沁阳市电、热、冷、气、水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全力打造大型综合能源服务基地,争取实现二期工程连续建设。目前,《沁阳市供热专项规划》的编制评审已经完成,热力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已经签订,民用、工业热负荷调查,沁北产业集聚区精细化工园区新增企业供汽管网设计和集中供热热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面对今年的主要工作,李三民坚定地说,一是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顺利实施一体化运作;二是强化工程管理,确保实现四大控制目标;三是大力开展增收节支,确保完成全年经营任务;四是强化岗位培训,扎实开展生产准备工作;五是全力推进二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地方“十三五”电力规划;六是加强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七是加强党建工作,全面深化作风建设。通过扎实开展上述7项工作,凝聚公司全员心智,为实现“三示范一金奖”工程建设目标起好步、开好头。
新的起点,新的希望,一幅宏伟的远景图已经展现在沁阳发电分公司全体员工眼前,美好的未来正在大步走来。对此,李三民信心百倍,意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