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脑卒中(中风)的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快速增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每年有250万新发病人,并有160万人死于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第一位的致死致残疾病。为此,记者就中风有关问题于近日采访了市第五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项目负责人黄华。
记者:怎么判断自己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呢?
黄华:脑卒中有8个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房颤)、体重超标、抽烟、酗酒、年龄超过45岁,一个人如果占了这其中的3点,就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该到正规医院接受脑卒中筛查,检查是否有脑血管堵塞、脑动脉斑块、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等。脑血管的精准筛查完全可以预防脑卒中。这种精准筛查并不麻烦,包括血液检查、心脑血管超声检查和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检查,整个检查下来花费2000~3000元,如果发生脑卒中,花10万~20万元都是有可能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而不是等到发生后再控制。
记者:大家该如何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黄华:饮食清淡、低盐低脂、控制体重,以10分钟走一公里的速度每天运动45分钟到1小时,戒烟限酒,少吃动物内脏,多吃水果蔬菜。肠道菌群对心脑血管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多吃水果蔬菜很重要。
记者:虽然很多人知道自己是脑卒中高危人群,但没有引起重视。这个难题该怎么解?
黄华:国家在加强脑卒中三级防控中建立了脑卒中筛查防治网络,在医院推广脑卒中的诊疗技术和管理模式,然后对老百姓进行科普宣传、筛查,再加上典型案例宣传,老百姓会逐步重视起来,一旦发生脑卒中也知道要赶紧去医院。
医院每年要对许多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大约有20%的人可以进行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这其中有部分人就是听了宣传后主动来医院筛查的。科普是投入最小却效果最好的方法,我们现在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记者:如何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黄华:从发病到溶栓药进入体内,需要控制在3小时以内,这是脑卒中溶栓治疗的黄金急救时间。美国溶栓率高,主要是因为建立了远程卒中体系,大医院附近百公里以内的患者可以通过救护车送往大医院,超过百公里的患者,则通过远程卒中系统,借助网络远程指导基层医院的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溶栓以及如何溶栓。
记者:脑卒中复发率高的问题如何解决?
黄华:现在,很多脑卒中病人在住院期间并没有查清病因,继续抽烟、喝酒,高血压、高血脂病人也没有控制这两项指标。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包括病人和医生两方面。现在很多病人发病后到了医院就要输液,而不是要溶栓,这是个大问题。另外,医生首先也要知道脑卒中诊疗的步骤:筛查原因、溶栓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