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行山上的“红色山村”
闪海鹏:辛勤耕耘为传承
练何故里考证
《豫剧流派艺术研究》出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练何故里考证

作者:□练鸿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练姓受姓史载清楚,源清根正,练氏来源均出自贞观赐姓练何的裔孙,天下练氏出河内。1370年以来,练氏宗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练姓裔孙感恩始祖练何荫德,无不以姓练为荣。

  然而,练氏先人也许是为了考验裔孙的智慧和毅力,有意留下一道智力命题,这就是始祖练何故里到底在古河内哪里?族谱无详载,史籍无遗存,寻找答案,实非易事。

  因沧桑潜易,时代久远,我们探寻始祖练何故里,只能从族谱、史志入手。

  始祖练何生卒年月、立功受封等资料已得到史书典籍的印证,本文不再赘述。现查与练氏族谱有关的史料,最早的当数明朝洪武年间进士、工部侍郎、御史大夫练子宁续《练氏族谱》时,请同科进士黄子澄撰写的“谱序”,其文云:粤稽洪荒甫辟,生民浑噩,姓氏未著。自太昊嗣兴帝,号伏羲,以木德王其姓风氏。民之有姓,实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尧时,命掌东方,青阳之令,易风姓为东方氏,取义青阳,曾称济阳为郡。东方氏三传有东不訾者,盖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墟,因帝呼为东友,即更其覆,而仍相传为东。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为太原。自不訾以后,历传九十六代嗣裔东何公,乃汉仕郎中泾州东富公二十七代元孙,世居河南河内县,智勇超群,于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有功,上以“精练军戎”,封公为岐山侯,赐姓练,故易东为练。相传至今,不易其世系、世族、郡县,人文愈传愈盛,可得而详记焉。

  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廖用贤撰的《尚友录》卷十八载:“练姓,河内。”

  由明代“谱序”和《尚友录》可知,始祖练何“世居河南河内县”,“相传至今,不易其世系、世族、郡县”。河南河内县古为怀州河内县或怀庆府河内县,现为河南省沁阳市。

  清朝乾隆皇帝主持编撰的《四库全书》,收录明朝万历年间凌迪知撰的《万姓统谱》,《四库全书·万姓统谱》卷一百二载:“练何,河内人,本东姓,贞观中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遂破之,以‘精练军戎’之故,赐姓练,封岐山侯。”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典籍,其价值得到史学界首肯,其中记载也证实“练何,河内人”。

  以上史料证实,始祖练何世居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市)应该没有异议。

  但是,具体在河内县(现沁阳市)的哪个村落,由于族谱没有详载,也没有石刻等历史遗物存世,要想弄清楚实在是对我辈智力的考验。

  《练氏族谱》载:“河内县紫金坛葬始祖练何,三尖山葬有二世练舜麒、练舜麟、四世练贤开,芝岭葬有三世练友钦、练友文、练友思、练友德、练友善及四世练贤相、五世练裔聪夫人江氏。”族谱所载练氏先人仙居于河内紫金坛及三尖山、芝岭计有五世共十一冢。如此详细记载,应该真实,绝非杜撰。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怀庆府,河内县”,记载太行山:“在府北二十里。山麓曰太行南阪。五代汉初,河阳来附,契丹帅崔延勋等自泽州引兵南逼河阳,嵩山贼帅张遇赴救,战于南阪,败死。又府西北(注:疑为东北)三十里曰太行陉,一名丹陉,太行八陉之一也。又有紫金坛,在府城西北四十三里,太行之阳,诸峰之上,下有紫金涧。唐因以名县(注:唐初曾设紫陵县)。”

  《怀庆府志》卷三舆地河内县,记载紫金坛:“在府城西北五十里,突高千仞,群峰拱向,上多白松,每岁重九日,邑人登高於此。”

  《怀庆府志》卷三舆地河内县,记载三尖山:“在府城西北四十里,三峰耸列,故名。”(按:金史,正大九年,诸军败绩于三峰山,元兵与白坡兵合。则三尖,乃俗名耳。)

  以上三则史志引文都证明练氏族谱所载先人仙居之地和史志所载地名完全吻合。历史上的“河内紫金坛”(俗称小北顶)就是现在的沁阳市神农山神农坛,而三尖山、芝岭就在紫金坛附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考证,紫金坛、三尖山、芝岭等山地(因历史久远,有些地名流传中有变),自古以来都是赵寨村的属地。据赵寨村史记载,在明代之前,赵寨村所辖山区面积广阔。明末清初,因故将紫金坛主峰以西部分划归紫陵村管辖,但现在神农山主景区依然属赵寨村所有,紫金坛依然在赵寨村属地。

  从练氏族谱和地方史志可以看出,练氏先人安葬于紫金坛附近的就有五代人。那就是说,从始祖练何开始,练姓族人在河内祖籍地不间断生存活动的时间至少在150年以上(若论东姓祖先,应该时间更久)。这150多年间,先人们选择风水宝地为前辈安葬,为什么都在赵寨村所辖的区域内?若是外村、外地人,连续五代十一个墓冢任由你家挑选,且占据村内山地至高至尊之地,几乎没有可能!唯一的可能,练氏家族就是赵寨村人,而且是赵寨村的名门望族。

  30万练氏族人已经确认了始祖练何仙居之地,我们更应为寻访到始祖练何故里感到慰藉。中国沁阳神农山神农坛,古称怀州河内紫金坛,是练氏始祖练何的仙居之地;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是大唐岐山侯练何的故里。这是练氏后人数十年来考察考证的结论。

  图为赵寨村口的练何故里石碑。 (本报资料图片)

  编者按:日前,练氏族人寻祖沁阳,确定30万练氏人的始祖居于沁阳神农山神农坛,古称怀州河内紫金坛,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则是大唐岐山侯练何的故里。练何故里是如何考证的?很多读者来电、来信表示关注。今日本报刊发练何五十五代裔孙、练氏宗亲文化研究青年学者、练氏宗亲寻访始祖练何故里发起人练鸿佳的《练何故里考证》一文,以飨读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