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入园、仍穿着尿不湿、不到3岁的小宝宝,居然被家长送进了英语培训班参加试听课。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少儿英语培训班发现,一些送进英语培训机构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语言专家指出,过早地让宝宝接触外语培训,有可能干扰到其后续母语的学习。另外,如果过早地把宝宝送进培训班,破坏了孩子对学习语言的兴趣,将得不偿失。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芳心云天:让还不到3岁的孩童进培训班学外语,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年轻的父母做事不可太功利,切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应把让孩子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放在首位。
@三七锦: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除了兴趣之外,孩子的语言天赋也不尽相同,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长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放任自流,适合、适时、适度最好。
@胜平王大头:孩子还没有学会爬,就让他学走路,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年轻的家长少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少干一些“穿尿不湿学英语”之类的荒唐事。
@平常一个人015:培养孩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是家长们都知道的道理。如何破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呢?需要社会各界多管齐下正确引导,媒体积极开展有关宣传教育活动,切实让年轻的父母走上教育孩子的正确轨道。
@kellykeron: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必过于计较起跑线上的表现,就算起跑领先,也未必笑到最后。所以,不必让自己的孩子早早进入培训班,太大的压力会影响他们的成长,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活力的试试啊:教育不是工业,不能机械化作业,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背生长规律。年轻的家长一厢情愿地拔苗助长,不一定有理想的结果。再说,应该先学好母语。
@深海林森:让自己的孩子过早参加英语培训班,这些家长不切实际的盲目攀比不可取。但是,对于有些孩子来说,适当接受一些英语语言环境熏陶,未必就没有一点好处。
【下期话题】
幼儿园“两头受气”
日前,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陈先生打电话到报社投诉幼儿园不教写字,当地教育部门则称幼儿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严禁幼儿园小学化。
陈先生一肚子不满,认为幼儿园每天带着孩子们跑跑闹闹,对不起他每学期缴的几千元学费。他说:“以前的孩子上幼儿园都教写字,现在为啥不教了呢?”这令幼儿园的老师们相当苦恼。因为,在上岗前的培训中,教育部门领导再三强调,禁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孩子正式写字应该在6岁左右,也就是上小学后,除非孩子有自主写字的兴趣,否则不宜过早让孩子写字。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