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示范区2016年工作会议胜利召开,提出要加快建设实力示范区、美丽示范区、活力示范区、智慧示范区、和谐示范区,全力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生态宜居地,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为帮助全区上下更好地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本刊自本期起,分两个部分解读会议报告,敬请关注。
“十二五”期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示范区广大干部群众紧扣发展第一要务,齐心协力、克难攻坚、主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预期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12.5%、23.4%、28.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位居全市前列,正在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9亿元,城市道路里程102.5公里,雨污、供水、供气、供热管网252公里,城区绿地面积300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3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民生投入持续增加,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2015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示范区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投资拉动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13.7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5亿元,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138.1亿元,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亿元,增长13.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亿元,增长15.1%。示范区成功创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2015年,全区实施项目152个,56个项目建成投产,9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0.1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133.3%;27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0.6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154.4%。对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98个项目获得扶持资金2.7亿元。谋划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包项目133个,总投资439.66亿元,其中重大工程包项目40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3个。开放招商成效明显,全年引进各类项目78个,总投资102.5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5亿元至10亿元项目4个。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99.6亿元,增长17.8%;规模以上工业利税24.9亿元,增长1.2%。实施工业项目37个,完成投资19.2亿元,蒙牛纯甄奶生产线、光源电力LED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年销售收入17亿元。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17.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8.9%。
创新驱动初显活力
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焦作科技大市场、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54亿元,增长1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7%。科技大市场投入运营,为50余家企业提供了科技服务。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73个,争取科技专项资金1623.5万元,申报项目及资金数量为历年最高。
新兴业态加速集聚
腾云电商产业园建成投运,入驻互联网企业38家,浪潮云计算中心、韩国跨境电商、星通北斗智慧物流平台、苏宁云商O2O体验馆上线运营。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焦作科技总部新城2个众创空间投入运营,注册企业52家,在孵项目60余个。科瑞森、中轴、明仁药业、中煤管业等工业企业触网营销取得显著成效。
“三农”事业加快发展
蒙牛农业产业化集群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2家、都市生态园区3个,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1万元。一批“小农水”基础设施投入使用,粮食产量达19.25万吨。集中力量打造1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6个美丽乡村达标村,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承载能力逐步增强
实施道路及配套设施项目20个,中原路污水泵站建成投用,新增城市道路3.1公里、各类管网38.2公里、城区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焦作科技总部新城、正大国贸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商业综合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大沙河示范区段23.5公里全线贯通,民主路至中原路段形成6公里长、200米宽的水面;大沙河迎宾路两侧1.75公里和带状湿地3.8公里绿化工程完工;灵泉湖形成800亩水面,吴泽湖完成清点工作。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1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财政支出7.3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75.5%。上级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和示范区全员养老补贴、失地农民补贴等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苏家作乡卫生院病房楼建成投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示范区医院开工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级验收,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增长12%。韩公教育园区施工顺利,幼儿园建成,小学教学楼主体完工。全区垃圾收集运输体系投入运行。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安全生产、平安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