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前不久,我市一位80多岁的老人接受了上海某家大医院医生的建议,专程到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要求为自己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另一位在该院血管外科接受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中年男性患者说,过去脑子昏昏沉沉的感觉在手术后很快就消失了,那种轻松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两位患者所说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就是目前医学界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最佳方案,而颈动脉狭窄就是导致脑卒中的“头号杀手”。
重视,让“杀手”无所遁形
“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脑、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部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进行控制,在2年内发生脑缺血情况的可能性也高达26%以上;而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颈动脉狭窄造成的,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所以,现在医学界将颈动脉狭窄称为脑卒中的‘头号杀手’。”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苗新泉说。他介绍,人们对颈动脉狭窄的认识十分有限,总是在得了脑梗塞之后才知道保持颈动脉畅通的重要性,但大多为时已晚了。
2014年岁末,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正式挂牌,这也是我省地市级医院中唯一独立的血管外科。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只有少数大城市的综合性医院设有独立的血管外科。可以说,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的成立,标志着我市血管外科走在了全省地市级医院的前列。
2011年,由原卫生部成立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启动了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工程。目前,该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多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去年9月份,中国卒中中心协会为市人民医院授予卒中中心牌匾,该院正式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成员单位,也加入到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的行列。
预防,让“杀手”无机可乘
记者在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见到这样一位患者:他在多年前查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前不久又查出患有高血脂。即使这样,这位患者依然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体。可是,在发病住院前的一个月,这位患者走路时经常摔倒。于是,他赶紧到医院做了颈动脉彩超,才知道是颈动脉狭窄在作怪。“幸亏医生为我丈夫做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如果得了脑血栓,我们全家人的命运都会改变!”该患者妻子说。
“现在,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的软硬件条件都相当完善,甚至像切除阑尾一样简单。但是,由于人们对血管外科这一朝阳学科了解不多,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了解更少,很多患者不知道要到血管外科接受诊治,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苗新泉说。
普及,让更多人认识“杀手”
“大脑是特殊的需氧器官,对氧气的需求量非常大——在心脏的搏动输出量里,约有十分之一的氧气供应到脑部。在颈部,有两根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所以,当发生颈动脉狭窄时,脑供血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由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发生斑块脱落也可引起脑卒中。研究资料表明: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中,近半数与颈动脉狭窄有关。所以,对于脑卒中,增强预防意识非常重要。”苗新泉提醒广大患者。
为让更多人深入了解颈动脉狭窄的危害性,以及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有效性,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利用一切机会,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和群众的认识程度。为此,苗新泉经常深入基层医院进行手术、会诊、查房和讲座。同时,苗新泉不断更新治疗理念和技术,努力引领全市血管外科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