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本土历史人物“说”廉
我的诗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
商丘:一座从睡梦中醒来的古城
焦作馆藏瓷器精品展将开展
我市举行“清风怀川”廉政文化采风活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本土历史人物“说”廉
——我市本土廉政文化资源现状扫描
作者: 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豫剧《斗笠县令》中塑造的人物——曹谨。 (本报资料照片)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反腐倡廉是中华历史文化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在许多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中都有体现廉政文化的内容。

  为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2015年10月,市文广新局组织有关人员成立调研组,将焦作地区漫长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挖掘、整理、梳理了一遍,搜集了一批刚正不阿、正气浩然、清正廉洁的官员、名人史料,整理出了一些被后人传颂的勤政廉政故事。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焦作籍的杰出人物灿若繁星,廉吏清官的故事广为流传。在我市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中,韩愈、曹谨可谓一心为民的楷模;李棠阶、何瑭称得上两袖清风的表率。”调研组成员、市政协常委、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胡红兵对记者说。

  胡红兵说,这次梳理出来的焦作历史上的廉政名人,每一个都是具备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洁、廉辨“六廉”的代表人物。无论处于什么年代,他们高贵的人品、先公后私的精神、博大精深的廉政思想都是社会的正能量。通过调研,他们发现,我市的廉政文化资源潜力巨大,有许多资源有待挖掘。

  “百代文宗”韩愈。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不仅在文学史上被尊称为“百代文宗”,而且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在历史上也有很高的评价。

  “宝岛禹王”曹谨。曹谨(1787~1849年),字怀璞,河南怀庆府河内(今沁阳)人。他从34岁开始担任知县,在七品芝麻官的位置上二十余载,中间非但没有升职,还两次短暂落职。远赴台湾任凤山知县时,曹谨已经年过半百却初心不改,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如故,开圳溉田、抗击英夷,不仅成就了个人仕途中浓墨重彩的华章,而且因开发、建设、保卫台湾大业成为宝岛人民心中的丰碑,被台湾人民尊称为“宝岛禹王”。

  尚廉崇俭的李棠阶。李棠阶(1798~1865年),字树南,号文园,又号强斋,谥号文清,河南河内(今温县)人,清朝道光年间壬午科进士。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读、太常寺少卿、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职。他终生俭朴,恪守清正,严于律己,主张治丧要尽革俗弊,俭约以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梳理我市本土廉政文化资源,特别是青史留名的廉吏清官,会发现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胡红兵说,“这些共同点是信念坚定、务实重干、勤俭持家、清正廉明。许衡、何瑭、李棠阶等都是古代大儒,他们深受儒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思想的影响,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不论外界诱惑还是内心矛盾,均能保持良好的品格操守,一心一意为民,踏踏实实干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挖掘和弘扬以韩愈、曹谨、李棠阶等历史名人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精神,对我市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市文广新局局长冯福平表示,要发挥文化部门优势,大力挖掘我市廉政文化资源,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润物无声的方法传播给社会大众,传递“廉政好声音”,让廉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社会风尚。把腐败文化挤出去,时刻提醒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廉政的理念成为社会通行的准则。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