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示范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
——示范区2016年工作会议报告之发展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郭树勋 付凯明

  示范区2016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按照城乡一体、产业和功能复合的理念,在构建现代城乡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着力建设实力示范区、美丽示范区、活力示范区、智慧示范区、和谐示范区,全力打造全市重要增长极、城市新亮点、生态宜居地,努力走在全省示范区前列。

  “十三五”发展目标是:保持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领先优势,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成为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行区域。到2020年,初步形成“两带三轴五区”(新河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大沙河文化休闲发展带,民主路城市活力商业轴、迎宾路城市动力景观轴、中原路城市融合发展轴,城市发展中心区、太极新城休闲区、科教文化支撑区、智能制造引领区、生态农业优化区)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完成核心区城中村改造。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焦作国家高新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电子商务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生态农业,初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争创全省“十强”“十快”“十先进”产业集聚区,实现“保二争三”的晋星目标。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保持全市领先,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番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

  示范区2016年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工作的预期目标和重点。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今年工作重点:一、做强产业支撑,建设实力示范区。

  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2016年,全区计划实施项目163个,总投资330.3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61.6亿元。要突出重大项目引领,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项目谋划储备。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坚持项目带动。重点实施天宝桓祥六面顶液压机、中轴焦矿重型成套设备、华晶科技大单晶金刚石等9个续建工业项目和正旭3D制造焦作基地、河北森博高端包装材料等25个新开工工业项目,总投资96.56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31.5亿元;鼓励企业新上产业链延伸和技改扩建项目,建成蒙牛生产线扩建、明仁生产车间技术改造等项目;与蒙牛总部加强对接,做优蒙牛焦作核心业务,发展配套产业、物流仓储、种植养殖等上下游产业,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强化企业服务。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四是坚持绿色发展。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加快金融业发展。与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加强对接合作;推进科瑞森、金宇阳等3家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引进江苏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物流业发展。重点推进新康华高端电子物流国药集散母港、平光医药电子商务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打造国家级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启动寨卜昌特色小镇建设。推进城市水系周边区域综合开发。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开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行动,编制全区都市生态农业规划。开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实施5.04万亩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维修文昌、阳庙、苏家作3个乡镇(街道)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展“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培养4个创效型产业村、26家创新型企业、300名创业型农民。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展深化农村改革行动。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运行。

  二、打造宜居环境,建设美丽示范区。

  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完善、建管并重、多轮驱动、滚动发展”的工作思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示范区。规划引领。配合推进焦作市总体规划报批,争取同步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增建设用地指标,留足发展空间;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报批,加快构建“两带三轴五区”的城乡发展格局,组织编制重要地段和重要区域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全面开展城市设计,推进“多规合一”;严格整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提前谋划、组织编制城建重点项目三年建设规划。提升完善。配合实施中原路、S104等道路建设工程,建成黄河路(迎宾路至中原路)、南洋路(迎宾路至中原路)、文汇路(神州路至南海路)、南海路(东段)、云阳路、市气象局门前路,开工建设韩公路、海棠路、世纪路,用1~2年时间打通神州路、碧莲路等“断头路”;积极争取将黄河路(示范区段)列为省道,尽快纳入全省公路建设计划,启动实施黄河路西延县道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市里修建普济路(南海路至南洋路)。新建燃气调度中心和一批配套管网、照明项目。完成47公里的县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如期建成蒋沟湿地,开工建设沁泉湖,实施幸福河、大狮涝河整治工程。建管并重。完善环卫设施,新建2个垃圾中转站、3个公厕;提高道路机扫率;搞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严厉打击私搭乱建行为;严格落实城区主干道两侧门店“门前五包”责任制。多轮驱动、滚动发展。积极争取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国开行、农发行融资资金支持,运用PPP模式,引进有实力、信誉好的战略投资者,快速提升城市形象。启动实施文苑街道和屯、永兴屯、仇化庄和李万街道秦屯、耿作、北李万6个村的改造项目。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强区。实施蓝天工程。治理燃煤污染,全面完成燃煤锅炉拆改,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配合抓好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实施管委会驻地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建筑拆迁工地、道路、工业堆场扬尘综合治理,确保优良天数达标。实施碧水工程。关停山阳路临时污水泵站,运行好中原路污水泵站,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尽快将生产生活污水接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示范区段水质安全;抓好大沙河水环境区域综合整治;推进明仁、康福源等涉水企业深度治理;防治畜禽饲养污染。建设美丽乡村。编制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组织申报河南省新农村规划建设引导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新增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达标村44个,全区60%以上的村成为达标村、30%以上的村成为示范村。构筑绿色屏障,构建城乡生态廊道网络。

  三、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活力示范区。

  抓好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着力解决阻碍示范区发展的规划审批、用地管理、环境监管、机构编制、综合执法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融资资金,支持城中村改造、城市水系建设等项目;围绕示范区主导产业发展,推进财政资金基金化运作,探索设立先进制造业培育基金;加快实施总投资132亿元的城中村改造、产业集聚区道路、东南片区道路、太极小镇4个PPP项目,筛选储备一批新的PPP项目,完善PPP项目配套支持政策。加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运行好“助保贷”和应急转贷平台;发挥新区投资集团的作用,参股、控股天天小额贷款公司、华信融资担保公司等平台,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渠道。抓好财政体制改革。

  开展“开放招商攻坚年”行动。全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1亿元以上项目20个。强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招商。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签约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紧盯完善城市功能招商。签约实施一批文化休闲旅游、“城市会客厅”等项目。编制完善主导产业链图谱,谋划包装项目,实施精准招商。鼓励辖区企业新上扩大优质产能项目、引进新的合作项目,支持企业增资扩股;加大国家高新区等国家级牌子的宣传推介力度,注重利用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推送专题招商内容;与商会、协会加强合作,注重支持焦作腾云电商产业园、焦作科技总部新城等园区整体对外招商。

  四、坚持创新驱动,建设智慧示范区。

  切实抓好焦作国家高新区建设。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加快建设智谷·焦作园区、焦作科技总部新城、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孵化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政策,积极争取科技贷款贴息、创新券等政策支持,年度财政科技投入1000万元。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推进开放式创新。支持鼓励辖区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强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接推进焦作市“985”科技园项目,加快建设焦作矿山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焦作装备制造公共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共性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加强与中关村的实质性合作;实行更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

  全面推进智慧示范区建设。加快智谷·焦作园区建设。完善落实智谷·焦作园区二期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强力推进二期建设,启动浪潮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加快发展跨境电商,融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重点扶持阿里巴巴(焦作)跨境电商基地和韩国跨境电商平台,对接网来云商、万国优品、浙江吉茂等跨境电商平台。加快智慧政务建设,构建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大力发展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创业园、焦作科技总部新城开放式创客空间,谋划实施腾讯双创基地项目。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提升现有7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信息化、电商化、智能化水平。

  五、倾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示范区。

  发展教育事业。加快韩公教育园区建设,确保其幼儿园、小学今年9月开始招生;完成张庄中学改扩建工程,打造特色名校;完成文昌高中等7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实施“改薄工程”,完成10所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达标工程;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实施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省级示范性高中上线率增长5%;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发展卫生事业。加快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示范区医院建设;完成阳庙镇卫生院改建工程,建成2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增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个、农村幸福院10个,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1个。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千人培训计划”,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人以上。加强平安建设。强化红线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强化消防能力建设,建成示范区第二、第三消防队。加强警示宣传和正面引导。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积案化解工作。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