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脑卒中,做好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近日,该院开辟科普宣传新渠道,利用微信平台对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并邀请该院神经内科二区医生梁军利分期为大家作专题讲座。
讲座中,梁军利介绍,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这一疾病带来的负担还将日趋严重。
梁军利说,脑卒中的常见先兆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出现与平时不同的头痛症状;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短暂意识丧失或者个性和智力突然出现变化;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另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整天昏昏欲睡以及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等症状。
此外,梁军利还着重介绍了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FAST评估法。他介绍,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高度敏感,全脑组织的血供完全中断6秒,患者即出现意识丧失;中断10秒,自发脑电波活动消失;中断5分钟,最易受损的特定神经元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中断10~20分钟,大脑皮质出现广泛性的选择性神经元坏死。所以,及早发现脑卒中及其危险信号,在发病后的3~6小时内进行紧急抢救,是防止致残致死的关键。人们在识别脑卒中时,除了上述提到的口角歪斜、肢体麻木、两眼发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外,还可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推荐的脑卒中院前识别表FAST试验捕捉早期信号。该表用“脸”“臂”“说话”3个指标来预判,操作简单又方便记忆。“脸”,就是请患者露齿微笑,看患者的嘴有无歪斜,脸部两边的表情是否有不一致。“臂”,就是要求患者闭眼,伸直手臂,看患者手臂是否有力。如果有一侧手臂无力,可看到该手臂缓慢下移。“说话”,就是问患者几个简单问题,如“你现在在哪里?”“今天星期几?”听患者的讲话是否含糊。
最后,梁医生提醒广大群众,如果发现您身边的亲人或邻居出现疑似脑卒中的表现,可用FAST评估法进行快速识别,同时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在医护人员来之前,先解开患者衣领,保持其呼吸畅通,若出现呕吐症状,应采用侧卧姿势,以免呕吐物回流堵住气管而发生窒息。此外,救治越早对患者康复越有利,如果错过最佳救治时间,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