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该不该为孩子选“双语幼儿园”
我市O型血液告急
中医惠民新举措 为怀川群众带来福音
网眼拍客
敷设管道路面已铺平 本报报道获市民称赞
网友齐聚温县 体验山药种植
你照看我家14年 我家养你一辈子
捅破“天价学区房”神话只是起点
对“私车公养”要抓早抓细
“剑指”还原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4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霾既要“求风”也需“除源”
□姜辰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雾霾、弱风、热岛效应等问题成为大城市“成长的烦恼”。北京、杭州、西安等地已经开始探索建设“城市风道”,希望以此打通城市“经脉”引风吹霾。

  “城市风道”体现了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升。城市规划首要目标是造福居民。城市不该是隔绝于自然生态之外的钢筋水泥森林,而应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此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这样一种理念: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不仅是“造物”,更是“呵护”,不能盲目、不合理地对原有生态进行破坏。

  “城市风道”的建设是治理雾霾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也应认识到,雾霾是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是“先发展后治理”思路留下的积弊,根治雾霾还应加强源头控制,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

  雾霾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多管齐下。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加强钢铁、炼油、发电等排放管理,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加强环境污染监管,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只有各种措施协同推进、形成合力,才能留住一片蓝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