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怀商创业在鹏城
世相漫话
美丑不分是网络社会的悲哀
照亮“孤独儿童”的精神世界
活到老 学到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活到老 学到老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今年60岁的朱进东教授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导师,在54岁那年,他以考生身份参加博士招录,考入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如今依然博士在读。对于朱进东教授活到老、学到老的故事,你怎么看?

  【观点1+1】

  @庐人境:学无止境!朱教授的选择给很多上班之后借口没时间看书、学习的职场人士一个提醒:生活不仅是眼前的利益,还有诗意人生和学无止境的学问。

  @秋泉12: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谱写人生最精彩的乐章!

  @乔木英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朱进东教授的求知精神值得我们为之点赞。他的选择不仅是对当下众多年轻人的一种精神激励与鼓舞,也是为老年人规划晚年生活的一种诠释与解读。只要对社会有用,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只要能够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活到老、学到老便是最精彩的人生追求。

  @三七锦:朱进东教授的求知精神是对生命和生活无比热爱的体现,更是对人生和社会高度负责的体现。生命需要这样的热情,社会也需要这样的责任心,有所追求和热爱人生的人最值得大家钦佩。

  @龙腾四海112:“朝闻道,夕死可矣”,做学问者就应该如此!

  @胜平王大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积极面对人生,还有什么比这更宝贵的呢?

  @唉妮儿:我很钦佩朱进东教授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像他一样去上学、考博。其实,只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恳、踏实、钻研,每个人都值得大家钦佩。

  @深海林森:如果确实有能力、有时间、有需要,我们应该向朱进东教授学习,参加一些必要的考试。不过,我们不宜盲目效仿他的行为,更不应该不切实际地参加考试,获取证书,沽名钓誉,粉饰人生。

  @阿七若丹:人活着总要找到一个精神的支撑点,也就是活着的乐趣,否则,生命将变得暗淡无光、苍白无力。朱进东教授的精神支撑点是利己、利人、利社会,假如我们的社会能多一些像朱进东教授这样的公民,那么,国人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文明程度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硕鼠米米2011: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一个人自然没有办法学到人类所有的知识,但对于知识的追求却可以使我们的内心不断充实,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芳心云天:活到老、学到老,精神食粮不可少;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过六旬,永拼搏,老骥伏枥人钦佩;有追求,有梦想,学无止境境界高。

  【下期话题】

  后事之思

  清明前后,有关墓地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大众日报》4月3日报道,山东全省生态安葬率仅为20%左右,鲁西南一些地区则更低,节地生态安葬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至少有14个城市的墓地平均价格超过了每平方米2万元。在北京、上海等地,由于墓地价格飞涨甚至超过房价,“阴宅”贵过“阳宅”,不少人无奈奔赴异地买墓。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