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怀商创业在鹏城
世相漫话
美丑不分是网络社会的悲哀
照亮“孤独儿童”的精神世界
活到老 学到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丑不分是网络社会的悲哀
□原文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前段时间,在郑州市的公交车上,某人偷了一名乘客看病的救命钱,而当网友讨论该事件时,很多人的兴奋点集中到了“美女小偷”这个“雅号”上,让小偷成了“网络红人”。无独有偶。去年,我市两辆私家车在解放路上相互别车数公里的视频被广大网友转发后,很多人热议的焦点并不在两位车主的交通违法行为上,而集中在两位车主“高超”的车技上。

  笔者认为,这是网络社会美丑不分的表现。这样的网络大环境使很多人曲解了“美”与“丑”的判断标准,是网络社会的悲哀。

  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市也不例外。我市一直提倡,要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久久为功的韧劲,不断开创文明焦作建设新局面,为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然而,就在人们高举精神文明大旗的当下,一些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甚至丧失了理性的求真和基于事实的价值判断能力,无形中助推了“娱乐至死”的社会风潮,对大家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误导。

  美丑不分的网络社会,使很多人失守道德底线。生活中,有些人为谋求“网红”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影响了公众的价值观,营造了美丑不分、以丑为美的畸形社会舆论场。在网络社会似乎有这样一种思想倾向:越是失去理性判断的东西,越容易成为广大网友关注的焦点,一些故意歪曲美丑判断能力的人,反而成为网络社会的宠儿,从而强化了人们的“审丑思维”。

  笔者认为,美丑不分是网络社会的最大悲哀,我们必须分清两者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努力提升个体的审美、道德判断能力,寻找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建设精神文明社会,不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网络社会的时代要求,我们只有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中同时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更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